明清訟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6-04 19:34
中國古代訟學作為中國傳統(tǒng)法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官方的嚴厲禁止、不斷打壓下,卻以較為秘密的形式,頑強地活躍于民間社會。可以說,它既充滿了神秘感,又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這一法學的歧路旁支,在長期凝固化的輿論成見下,不僅當時的官府對之鄙夷不屑,就是今天,也往往被人忽視或誤解。 本文以明清訟學為研究對象,旨在對我國古代民間廣泛存在的以訟師秘本為載體的、教導民眾參與訴訟的技巧之學作一淺探,尤以明清訟師、訟師秘本與訟學為研究重點。從訴訟理念演變、法律知識形成、法律職業(yè)分層、法律讀本制作、訴訟技巧總結、訴訟制度演進等方面來探討訟學的緣起、內容、結構、發(fā)展及其流變,進而揭示明清訟師、訟學和官方、當事人與民間社會在訴訟過程中的互動關系,即明清訟學的傳播給當時民眾參與日益繁多的訴訟活動提供了什么啟示、方法、技巧和便利,對官方司法審判改革產生了什么推動作用,它能夠長期存在的原因與方式是什么,它與中國傳統(tǒng)法學的其他組成部分是一個什么關系,如此等等,從而使我們能夠較為清楚地了解明清社會訟學的廬山真面目。 為了能夠在更加廣闊的視野下對明清訟學作一動態(tài)的也盡可能豐富而全面的剖析,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討論。(1...
【文章頁數(shù)】:24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緒論
一、選題緣起
二、明清訟學研究的基本范圍和主要內容
三、明清訟學在我國古代法學中的歷史地位
四、國內外學術界在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及其學術回顧
第一章 中國古代社會關于“訟”的價值理念
第一節(jié) 訟的內涵與釋義
第二節(jié) 中國最早的訟事及傳說
第三節(jié) 鼠雀之訟與甘棠理念
第四節(jié) 健訟、速訟與息訟的現(xiàn)實基礎
第二章 民間法律知識的形成與訟學傳播
第一節(jié) 民間法律知識形成的主要渠道
第二節(jié) 從鄧析到嘩鬼訟師、惡訟師
第三節(jié) 從《鄧析子》、《公孫龍子》到《鄧思賢》、《公理雜字》
第四節(jié) 書鋪、酒肆、茶館、歇家與私塾
第三章 明清法律職業(yè)與訟師形成之考察
第一節(jié) 明清士人出路歧異與法律職業(yè)
第二節(jié) 刑名師爺與訟師的職業(yè)異同
第三節(jié) 訟師隊伍的層次考察
第四節(jié) 職業(yè)訟師的標準及其流變
第四章 訟師秘本的制作及其基本內容
第一節(jié) 訟師秘本的基本特質
第二節(jié) 訟師秘本制作:經(jīng)驗與素材
第三節(jié) 現(xiàn)存訟師秘本的版本述評
第四節(jié) 訟師秘本的內容略述
第五章 訟師秘本與其他法律著作之比較
第一節(jié) 訟師秘本是訟學的主要載體
第二節(jié) 訟師秘本與律學著作之比較
第三節(jié) 訟師秘本與刑幕秘本之比較
第四節(jié) 訟師秘本與案例判牘之比較
第五節(jié) 訟師秘本與公案傳奇之比較
第六章 訟學對法律的理解方式及其技巧
第一節(jié) 訟學是詮釋律例的一種靈活方式
第二節(jié) 訟學理解法律的角度、目標與方法
第三節(jié) 訟學的證據(jù)意識與論證邏輯
第四節(jié) 訟學出奇制勝的訴訟技巧
第五節(jié) 訟學常用技巧術語注釋
第七章 明清訟學對明清司法制度的矯治
第一節(jié) 明清訟學提高了民眾的法律知識
第二節(jié) 明清訟學刺激了民眾參與訴訟的熱情
第三節(jié) 明清訟學對封建司法制度的潛在挑戰(zhàn)
第四節(jié) 訟學從反面推動了官方的司法審判改革
第八章 明清時期封建國家厲禁健訟與訟學
第一節(jié) 明清訟學對傳統(tǒng)社會的整體沖擊
第二節(jié) 明清時期封建國家對訟師與訟師秘本的認定
第三節(jié) 明清時期封建國家對訟師的緝拿與懲處
第四節(jié) 訟師懲處的個案分析
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
論文獨創(chuàng)性聲明
本文編號:3989072
【文章頁數(shù)】:24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緒論
一、選題緣起
二、明清訟學研究的基本范圍和主要內容
三、明清訟學在我國古代法學中的歷史地位
四、國內外學術界在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及其學術回顧
第一章 中國古代社會關于“訟”的價值理念
第一節(jié) 訟的內涵與釋義
第二節(jié) 中國最早的訟事及傳說
第三節(jié) 鼠雀之訟與甘棠理念
第四節(jié) 健訟、速訟與息訟的現(xiàn)實基礎
第二章 民間法律知識的形成與訟學傳播
第一節(jié) 民間法律知識形成的主要渠道
第二節(jié) 從鄧析到嘩鬼訟師、惡訟師
第三節(jié) 從《鄧析子》、《公孫龍子》到《鄧思賢》、《公理雜字》
第四節(jié) 書鋪、酒肆、茶館、歇家與私塾
第三章 明清法律職業(yè)與訟師形成之考察
第一節(jié) 明清士人出路歧異與法律職業(yè)
第二節(jié) 刑名師爺與訟師的職業(yè)異同
第三節(jié) 訟師隊伍的層次考察
第四節(jié) 職業(yè)訟師的標準及其流變
第四章 訟師秘本的制作及其基本內容
第一節(jié) 訟師秘本的基本特質
第二節(jié) 訟師秘本制作:經(jīng)驗與素材
第三節(jié) 現(xiàn)存訟師秘本的版本述評
第四節(jié) 訟師秘本的內容略述
第五章 訟師秘本與其他法律著作之比較
第一節(jié) 訟師秘本是訟學的主要載體
第二節(jié) 訟師秘本與律學著作之比較
第三節(jié) 訟師秘本與刑幕秘本之比較
第四節(jié) 訟師秘本與案例判牘之比較
第五節(jié) 訟師秘本與公案傳奇之比較
第六章 訟學對法律的理解方式及其技巧
第一節(jié) 訟學是詮釋律例的一種靈活方式
第二節(jié) 訟學理解法律的角度、目標與方法
第三節(jié) 訟學的證據(jù)意識與論證邏輯
第四節(jié) 訟學出奇制勝的訴訟技巧
第五節(jié) 訟學常用技巧術語注釋
第七章 明清訟學對明清司法制度的矯治
第一節(jié) 明清訟學提高了民眾的法律知識
第二節(jié) 明清訟學刺激了民眾參與訴訟的熱情
第三節(jié) 明清訟學對封建司法制度的潛在挑戰(zhàn)
第四節(jié) 訟學從反面推動了官方的司法審判改革
第八章 明清時期封建國家厲禁健訟與訟學
第一節(jié) 明清訟學對傳統(tǒng)社會的整體沖擊
第二節(jié) 明清時期封建國家對訟師與訟師秘本的認定
第三節(jié) 明清時期封建國家對訟師的緝拿與懲處
第四節(jié) 訟師懲處的個案分析
小結
參考文獻
后記
論文獨創(chuàng)性聲明
本文編號:398907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falvlunwen/fashilw/3989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