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下寒武統(tǒng)黑色頁巖風化地球化學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0-12-07 12:38
本研究以湘西下寒武統(tǒng)黑色頁巖風化剖面為研究對象,利用X-射線衍射儀(XRD)、等離子質譜儀(ICP-MS)、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等分析技術,對新鮮黑色頁巖、風化黑色頁巖、土壤等的礦物組成,及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進行分析。在分析黑色頁巖風化過程中元素活動規(guī)律的基礎上,探討黑色頁巖風化的地球化學作用。研究結果表明:(1)湘西黑色頁巖風化剖面上風化巖石、土壤與新鮮巖石有不同的礦物組成;鈉長石、方解石等礦物隨著風化強度的提高而含量降低,高嶺石等黏土礦物的含量逐漸增加。(2)黑色頁巖風化過程中 Mg、Ca、Na、P、Ba、Si、LOI、V、Ni、Cu、U、Ge等元素隨風化進行而趨于淋失,為活潑元素;Al、Mn、Fe、K、Co、Zn、Pb、Rb、Cr、Cs、Th、Ga等元素即可被淋失遷移,又可產生次生富集;而Zr、Hf、Nb、Ta、Ti等既不被淋率釋出,也不產生次生富集。(3)多數(shù)親石元素的τi,j值與WB值出現(xiàn)負相關,說明隨著風化程度的加強,這些元素淋失趨勢增加。大多數(shù)重金屬的τi,j值與WB值之間的線性關系不明顯,說明黑色頁巖風化過程中重金屬的活性受風化程度的影響較小,而可能與其他多種...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安化東坪((a)和張家界柑子坪(b)黑色頁巖風化剖面圖
?湘西下寒武統(tǒng)黒色頁巖風化地球化學作用???30?35?4〇?45?50?5S?60?-2?0?2?4?6?8?10?12?14?16?-1?0?1?2?3?4?-1?0?1?2?3?4?5????.?I?.?I?.?I?.?I?.?<?.?<?I?■?I?.?t?,?t?????.?I?,?I?.?I?,?I?.?I?I?.???,?I?.?I?.???.?I?i?,?i?,?t?.?i?.?i?,?i?.?t??
兩風化剖面新鮮巖石、風化巖石和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分析結果及相關參數(shù)見??表3-3。風化巖石和土壤有十分一致的稀土配分模式,其球粒隕石標準化模式曲??線為明顯的右傾的REE模式(圖3-3),顯示出輕稀土相對富集的特征,其(La/Yb)n、??(La/Sm)n、(Gd/Yb)n、Eu/Eu*、Ce/Ce*值總體依次變化在?4.79??4.33、2.52??6.86、??0.88?3.07、0_02 ̄?0.05、-0.30?-0.09之間。顯示:(1)風化咅丨湎中風化巖石有??十分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即為右傾型平均頁巖型稀土模式;(2)同一剖面不同??風化層巖石之間,以及同一剖面不同風化巖石、土壤與新鮮頁巖之間,均具有十??分一致的稀土配分模式。暗示風化過程中稀土元素活潑性弱,既不明顯的分異,??也不明顯的遷移淋失。但稀土總量具有風化巖石SREE的明顯高于新鮮母巖SREE??的特征,如DP剖面風化巖石SREE在177?399(xl〇_6,n=14)之間,而新鮮頁??巖(D15)的ZREE為135(xl〇-6);而GZ剖面剖面風化巖石(土壤)的SREE多在180? ̄??277(xl〇-6,n?=?22)之間,其新鮮母巖的SREE則在79?129(xl〇-6,?n?=?3)之間。??暗示稀土元素在風化過程中不但不淋失,而且還可能產生次生富集。??1000-3????iOWn????=?H??I?,。.?II?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黑色頁巖化學風化程度指標研究[J]. 吳蓓娟,彭渤,張坤,匡曉亮,涂湘林,方小紅,曾等志. 地質學報. 2016(04)
[2]渝東北黑色頁巖元素遷移特征及化學風化程度[J]. 巫錫勇,凌斯祥,任勇,廖昕,趙思遠,李曉寧. 地球科學. 2016(02)
[3]黔北地區(qū)下寒武統(tǒng)底部黑色頁巖沉積環(huán)境條件與源區(qū)構造背景分析[J]. 李娟,于炳松,郭峰. 沉積學報. 2013(01)
[4]湘中安化黑色頁巖土壤玉米的元素地球化學分析[J]. 楊克蘇,彭渤,劉茜,余昌訓,唐曉燕,謝淑容,譚長銀. 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 2012(03)
[5]湘中下寒武統(tǒng)黑色頁巖土壤的地球化學特征[J]. 余昌訓,彭渤,唐曉燕,謝淑容,楊廣,尹春艷,涂湘林,劉茜,楊克蘇. 土壤學報. 2009(04)
[6]湘中HJC鈾礦區(qū)黑色頁巖土壤重金屬污染地球化學分析[J]. 彭渤,唐曉燕,余昌訓,許來生,謝淑容,楊廣,尹春艷,涂湘林. 地質學報. 2009(01)
[7]湘中地區(qū)發(fā)育于黑色頁巖上的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J]. 謝淑容,彭渤,唐曉燕,余昌訓,吳甫成. 土壤通報. 2008(01)
[8]鎮(zhèn)江下蜀土剖面的化學風化強度與元素遷移特征[J]. 李徐生,韓志勇,楊守業(yè),陳英勇,王永波,楊達源. 地理學報. 2007(11)
[9]湘西北下寒武統(tǒng)鎳-鉬多金屬富集層鎳與鉬的賦存狀態(tài)[J]. 潘家永,馬東升,夏菲,陳少華,曹雙林,郭國林,謝貴珍. 礦物學報. 2005(03)
[10]黑色頁巖的資源功能和環(huán)境效應[J]. 彭渤,吳甫成,肖美蓮,謝淑容,呂煥哲,戴亞南. 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 2005(02)
本文編號:2903265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安化東坪((a)和張家界柑子坪(b)黑色頁巖風化剖面圖
?湘西下寒武統(tǒng)黒色頁巖風化地球化學作用???30?35?4〇?45?50?5S?60?-2?0?2?4?6?8?10?12?14?16?-1?0?1?2?3?4?-1?0?1?2?3?4?5????.?I?.?I?.?I?.?I?.?<?.?<?I?■?I?.?t?,?t?????.?I?,?I?.?I?,?I?.?I?I?.???,?I?.?I?.???.?I?i?,?i?,?t?.?i?.?i?,?i?.?t??
兩風化剖面新鮮巖石、風化巖石和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分析結果及相關參數(shù)見??表3-3。風化巖石和土壤有十分一致的稀土配分模式,其球粒隕石標準化模式曲??線為明顯的右傾的REE模式(圖3-3),顯示出輕稀土相對富集的特征,其(La/Yb)n、??(La/Sm)n、(Gd/Yb)n、Eu/Eu*、Ce/Ce*值總體依次變化在?4.79??4.33、2.52??6.86、??0.88?3.07、0_02 ̄?0.05、-0.30?-0.09之間。顯示:(1)風化咅丨湎中風化巖石有??十分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即為右傾型平均頁巖型稀土模式;(2)同一剖面不同??風化層巖石之間,以及同一剖面不同風化巖石、土壤與新鮮頁巖之間,均具有十??分一致的稀土配分模式。暗示風化過程中稀土元素活潑性弱,既不明顯的分異,??也不明顯的遷移淋失。但稀土總量具有風化巖石SREE的明顯高于新鮮母巖SREE??的特征,如DP剖面風化巖石SREE在177?399(xl〇_6,n=14)之間,而新鮮頁??巖(D15)的ZREE為135(xl〇-6);而GZ剖面剖面風化巖石(土壤)的SREE多在180? ̄??277(xl〇-6,n?=?22)之間,其新鮮母巖的SREE則在79?129(xl〇-6,?n?=?3)之間。??暗示稀土元素在風化過程中不但不淋失,而且還可能產生次生富集。??1000-3????iOWn????=?H??I?,。.?II?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黑色頁巖化學風化程度指標研究[J]. 吳蓓娟,彭渤,張坤,匡曉亮,涂湘林,方小紅,曾等志. 地質學報. 2016(04)
[2]渝東北黑色頁巖元素遷移特征及化學風化程度[J]. 巫錫勇,凌斯祥,任勇,廖昕,趙思遠,李曉寧. 地球科學. 2016(02)
[3]黔北地區(qū)下寒武統(tǒng)底部黑色頁巖沉積環(huán)境條件與源區(qū)構造背景分析[J]. 李娟,于炳松,郭峰. 沉積學報. 2013(01)
[4]湘中安化黑色頁巖土壤玉米的元素地球化學分析[J]. 楊克蘇,彭渤,劉茜,余昌訓,唐曉燕,謝淑容,譚長銀. 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 2012(03)
[5]湘中下寒武統(tǒng)黑色頁巖土壤的地球化學特征[J]. 余昌訓,彭渤,唐曉燕,謝淑容,楊廣,尹春艷,涂湘林,劉茜,楊克蘇. 土壤學報. 2009(04)
[6]湘中HJC鈾礦區(qū)黑色頁巖土壤重金屬污染地球化學分析[J]. 彭渤,唐曉燕,余昌訓,許來生,謝淑容,楊廣,尹春艷,涂湘林. 地質學報. 2009(01)
[7]湘中地區(qū)發(fā)育于黑色頁巖上的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J]. 謝淑容,彭渤,唐曉燕,余昌訓,吳甫成. 土壤通報. 2008(01)
[8]鎮(zhèn)江下蜀土剖面的化學風化強度與元素遷移特征[J]. 李徐生,韓志勇,楊守業(yè),陳英勇,王永波,楊達源. 地理學報. 2007(11)
[9]湘西北下寒武統(tǒng)鎳-鉬多金屬富集層鎳與鉬的賦存狀態(tài)[J]. 潘家永,馬東升,夏菲,陳少華,曹雙林,郭國林,謝貴珍. 礦物學報. 2005(03)
[10]黑色頁巖的資源功能和環(huán)境效應[J]. 彭渤,吳甫成,肖美蓮,謝淑容,呂煥哲,戴亞南. 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 2005(02)
本文編號:290326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diqiudizhi/2903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