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娜·阿倫特的公民政治權利觀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3-14 23:58
關于公民政治權利的探討,近年來一直是法學理論研究領域的重要話題之一。阿倫特獨特的理論洞見為當代公民政治權利觀的研究提供了一個豐富的思想資源。阿倫特公民政治權利觀起始于反思極權主義運動中的猶太人境況。任何一個族群或民族,如果缺乏政治權利意識,漠視公民政治權利,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都可能成為另一個猶太民族論為極權主義運動的犧牲品。人學理論是阿倫特公民政治權利觀的理論基礎。人除了具有事實上的創(chuàng)生性之外,還存在著政治上的創(chuàng)生性。人在政治上的創(chuàng)生性使政治生命的獲得成為可能。公民的政治性格來源于人的多樣性。行動理論是阿倫特政治思想中最具原創(chuàng)性的部分,是公民政治權利觀的理論核心。政治存在的理由是自由,它的經驗領域是行動。只有當公民具有行動人的理念時,才有可能實現(xiàn)政治權利。 阿倫特通過對古典共和主義思想的回歸與超越,從璀璨的歷史碎片中孕育出公共領域思想。法律開辟并維系著公共領域,為建立一個民主、平等與自由討論的公共領域提供保障,使之真正成為公眾能夠平等參與公共活動的理想話語交流平臺。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劃分是現(xiàn)代生活的一個基本狀態(tài),健康的公共領域是現(xiàn)代社會的重要標志。依阿倫特之見,完美的人生是一種政治...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人的境況:阿倫特公民政治權利觀的理論前設
一、極權主義運動中猶太人境況的反思
(一) 極權主義運動對人權理念的沖擊
(二) 猶太人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冷漠
二、人學理論——公民政治權利觀的理論基礎
(一) 人的"創(chuàng)生性"
(二) 源自人之多樣性的公民政治性格
三、行動理論——公民政治權利觀的理論核心
(一) "積極生活"中的勞動、工作與行動
(二) 公民的政治自由與參與
第二章 公共領域:阿倫特公民政治權利觀的實踐場域
一、以公民共和模式審視現(xiàn)代公共生活的基礎——公共領域的提出
(一) 歷史背景
(二) 思想淵源
二、以法律為保障的公共領域之確立
(一) 公共領域存在的條件
(二) 維系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界限
三、公共領域對于公民政治權利實現(xiàn)的意義
(一) 公共領域對于公民身份的認同
(二) "秀異"與"溝通":公民在公共領域的實踐形式
第三章 參與式民主:阿倫特公民政治權利觀的實現(xiàn)方式
一、阿倫特對代議制民主的批判
(一) 政黨政治的興起與中介
(二) 官僚體系的膨脹與擴張
(三) 公民政治參與理想的幻滅
二、作為積極健康公眾生活標識的公民參與式政治
(一) 參與式民主的濫觴——以公共領域中的行動實現(xiàn)人的價值
(二) 參與式民主的范式——議事會制度
(三) 公民政治參與美德的培養(yǎng)與增進
結語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34821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人的境況:阿倫特公民政治權利觀的理論前設
一、極權主義運動中猶太人境況的反思
(一) 極權主義運動對人權理念的沖擊
(二) 猶太人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冷漠
二、人學理論——公民政治權利觀的理論基礎
(一) 人的"創(chuàng)生性"
(二) 源自人之多樣性的公民政治性格
三、行動理論——公民政治權利觀的理論核心
(一) "積極生活"中的勞動、工作與行動
(二) 公民的政治自由與參與
第二章 公共領域:阿倫特公民政治權利觀的實踐場域
一、以公民共和模式審視現(xiàn)代公共生活的基礎——公共領域的提出
(一) 歷史背景
(二) 思想淵源
二、以法律為保障的公共領域之確立
(一) 公共領域存在的條件
(二) 維系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界限
三、公共領域對于公民政治權利實現(xiàn)的意義
(一) 公共領域對于公民身份的認同
(二) "秀異"與"溝通":公民在公共領域的實踐形式
第三章 參與式民主:阿倫特公民政治權利觀的實現(xiàn)方式
一、阿倫特對代議制民主的批判
(一) 政黨政治的興起與中介
(二) 官僚體系的膨脹與擴張
(三) 公民政治參與理想的幻滅
二、作為積極健康公眾生活標識的公民參與式政治
(一) 參與式民主的濫觴——以公共領域中的行動實現(xiàn)人的價值
(二) 參與式民主的范式——議事會制度
(三) 公民政治參與美德的培養(yǎng)與增進
結語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34821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4034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