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制度及其完善
本文關鍵詞:恐怖主義在國際法上相關對策綜述——兼論我國法律有關規(guī)定,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大連海事大學》 2011年
中國的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制度及其完善
陳星辰
【摘要】:近年來,我國境內的外資并購份額日益擴大,涉及的領域也更加廣泛,對中國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外資并購行為在帶來大量資金、技術經(jīng)驗和先進管理方法的同時,若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控制,也會產生許多負面效應,如國有資產的流失、形成行業(yè)壟斷、外資企業(yè)對核心技術的控制抑制我國相關產業(yè)技術的革新等,其造成的國家安全問題正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08年,中國《反壟斷法》已經(jīng)正式生效,其第三十一條便提出外資并購需進行國家安全審查,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又頒布了《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yè)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均體現(xiàn)了我國對外資并購中國家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但是我國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制度的建立仍處于起步階段,如何結合本國實際情況,并充分吸取發(fā)達國家立法經(jīng)驗,給我國的該制度及相關立法以完善和補充,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本文正文部分將通過三章擬對上述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第一章,重點闡述了國家安全審查的基本理論,另外在回顧國內的外資并購發(fā)展歷程和新動向之基礎上,分析外資并購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并揭示兩者之間的關系,提出完善我國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制度的必要性。 第二章,詳細介紹了美國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機制及相關立法,從實體和程序角度分析其主要內容及制度特色,以及對我國的啟示。 第三章,首先對我國目前的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制度進行總結,分析其不足,揭示出我國立法的缺陷及司法實踐的困境;然后借鑒美國經(jīng)驗,從立法模式,法律的實體和程序內容等方面對完善我國相關立法提出建議。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海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F271;D922.294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躍進;解析國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內容[J];北方論叢;2004年05期
2 林平;李嫣怡;;外資并購的國家安全審查:概念、國際經(jīng)驗和政策建議[J];產業(yè)經(jīng)濟評論;2009年01期
3 湯欣;;“經(jīng)濟安全”與外資并購審查[J];當代法學;2008年01期
4 王小瓊;何焰;;美國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立法的新發(fā)展及其啟示——兼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31條的實施[J];法商研究;2008年06期
5 邵沙平;王小承;;美國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制度探析——兼論中國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制度的構建[J];法學家;2008年03期
6 楊曉君;;我國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制度的構建[J];法制與社會;2008年30期
7 黃玲;;淺談如何構建我國外資并購安全審查制度[J];法制與社會;2009年01期
8 林永梅;;議美國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制度及對我國的啟示[J];法制與社會;2009年06期
9 孫效敏;;論美國外資并購安全審查制度變遷[J];國際觀察;2009年03期
10 蔣姮;伍燕然;;外國投資國家安全審查:美國的新舉措及其借鑒[J];國際經(jīng)濟合作;2007年09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長軍;[N];國際商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沈革新;論美國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制度的晚近發(fā)展[D];蘇州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衛(wèi)彬;;國際習慣法在我國適用探微[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2期
2 朱作鑫;恐怖主義在國際法上相關對策綜述——兼論我國法律有關規(guī)定[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3 高寅;;經(jīng)濟全球化對中國經(jīng)濟安全的挑戰(zhàn)及對策[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4 張瑾;;海合會國家主權財富基金的發(fā)展及其影響[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1期
5 季燁;;國際投資條約中投資定義的擴張及其限度[J];北大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6 李科珍;;我國外資準入制度的現(xiàn)狀、問題及其重構[J];北方法學;2011年01期
7 孫成武;;當代中國大學文化安全問題探析[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8 陳松川,張金柱;全球化進程時期的國家安全合作觀[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9 黃小喜;;企業(yè)社會責任與SA8000標準體系[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10 劉靜;;社會安全與政治安全、經(jīng)濟安全關系辨析[J];濱州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光宇;;中國內陸欠發(fā)達省份對外經(jīng)濟合作發(fā)展分析——以吉林省為例[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2 陳業(yè)宏;陶娟;;中外合作企業(yè)外商提前回收投資的立法反思[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五)[C];2007年
3 陳業(yè)宏;黃媛媛;;論外資并購國家經(jīng)濟安全審查中的自由裁量權——兼評《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yè)的規(guī)定》第12條[A];WTO法與中國論叢(2011年卷)[C];2010年
4 葛壯志;;論WTO體系的多邊投資規(guī)則[A];WTO法與中國論叢(2011年卷)[C];2010年
5 侯巍巍;馬波;;中國未來制定石油儲備法之立法理念的思考[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6 郜爾彬;;論“人道主義干涉”的合法性[A];新中國60周年與貴州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程瑤;馬放;杜大眾;王強;;流域生態(tài)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研究[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魏明杰;;中國與國際條約60年[A];新中國對外關系60年 理論與實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9年
9 顏海燕;;對于國際保護責任的思辨——以國際法的人本化理念為視角[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10 邱一川;邱一川;;國際組織法視野下的國際展覽局——兼論其國際組織法特征對世博會主辦國的影響[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輝宇;境外企業(yè)境內股票發(fā)行與上市監(jiān)管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瑾;主權財富基金國際監(jiān)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吳瓊;北極海域的國際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謝銀玲;上市公司對外資敵意并購之反收購對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李俊義;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國際法律地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張耀;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能源合作與中國能源安全[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徐維余;外資并購安全審查法律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張志輝;網(wǎng)絡條件下意識形態(tài)建設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朱根民;國家石油儲備基地運行管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10 姜星莉;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能源安全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釗;我國外資并購反壟斷規(guī)制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王穎;關于流失文物返還的法律問題[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官家輝;論海盜犯罪及其國際法管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陳浩;間諜活動的國際法規(guī)制問題[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江鵬;ICSID管轄權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朱瑋瓊;論國際稅收協(xié)定爭端解決機制之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李曉郛;政府信息公開中的個體信息公開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彭靜;論我國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法律制度的構建[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史冊;平衡的藝術[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張鑫;ICSID仲裁機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力行;高偉凱;陳俞紅;;國外產業(yè)安全防范體系的比較及啟示[J];財貿經(jīng)濟;2007年12期
2 劉建江;陳海燕;賀平;楊俊峰;;利用外資中的產業(yè)安全維護:美、日、韓、墨四國經(jīng)驗[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3 胡秀山;;外資企業(yè)并購問題探討[J];當代經(jīng)濟;2008年02期
4 湯欣;;“經(jīng)濟安全”與外資并購審查[J];當代法學;2008年01期
5 聶名華;日本對企業(yè)并購的法律管制[J];當代亞太;2003年06期
6 徐芳;;海外并購的額外法律風險及其對策——由“中海油并購優(yōu)尼科案”引發(fā)的思考[J];法商研究;2006年05期
7 王小瓊;何焰;;美國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立法的新發(fā)展及其啟示——兼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31條的實施[J];法商研究;2008年06期
8 戴鳳岐;經(jīng)濟安全與經(jīng)濟法[J];法學雜志;2004年01期
9 劉東洲;;美國外資監(jiān)管中國家安全審查制度研究[J];法學雜志;2006年06期
10 黃進 ,張愛明;在美國的收買投資與國家安全審查[J];法學評論;1991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鶯;外資收購我國上市公司的法律規(guī)制——以證券法為中心的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4年
2 楊迅雷;論美國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制度[D];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6年
3 王少喆;跨國并購國家安全審查制度比較研究[D];北京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立宏;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建立對我國國家安全的意義[J];廣西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糧食危機與國家安全[J];生命世界;2009年09期
3 張文木;;化解金融風險 保證國家安全[J];中國國情國力;1998年03期
4 支成陽;國家安全督查組檢查六盤水市農機工作[J];貴州農機化;2001年02期
5 陳兆坤;經(jīng)濟全球化與國家經(jīng)濟安全問題[J];遼寧財專學報;2002年03期
6 ;信息安全成國家安全基座 專家呼吁建信息安全部隊[J];計算機安全;2003年12期
7 梁軍;;信息共享要落實到指標[J];中國信息界;2003年13期
8 柳建平;安全、人的安全和國家安全[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5年02期
9 張毅,梁嘉驊;從能源與國家安全高度探討山西建設新型能源基地的思路[J];資源.產業(yè);2005年04期
10 本刊評論員;;國產化:維護經(jīng)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重大戰(zhàn)略[J];中國石化;2006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代志;;前言[A];國家安全地球物理叢書(五)——地球物理與海洋安全[C];2009年
2 ;第四屆國家安全地球物理專題研討會會議紀要[A];國家安全地球物理叢書(五)——地球物理與海洋安全[C];2009年
3 劉星華;;從國家安全角度談抗美援朝戰(zhàn)爭對新中國的影響[A];紀念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論文集[C];2003年
4 劉偉;于克建;萬德義;;發(fā)揮國家安全小組職能作用 構建維護高校政治穩(wěn)定平臺[A];“完善安全防控體系 構建和諧校園”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5年
5 耿春光;;海島建設與國家安全[A];中國海洋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6 楊常來;李恩茂;;生態(tài)安全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A];水土保持發(fā)展戰(zhàn)略——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tài)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及水土保持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劉代志;;前言[A];國家安全地球物理叢書(四)——地球物理環(huán)境探測和目標信息獲取與處理[C];2008年
8 梁詠;;美國對外國投資的國家安全審查研究——從評析中海油并購優(yōu)尼科案的視角分析[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經(jīng)濟法、國際環(huán)境法分冊[C];2008年
9 趙文;;“政府采購與國家安全”研究文獻[A];政府采購改革與國際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孟曄;;美國政府采購的國家安全保護機制及其啟示[A];政府采購改革與國際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徐素琴;[N];民營經(jīng)濟報;2007年
2 特派記者 熊敏;[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9年
3 記者 姚喜岱 封雪松;[N];中國安全生產報;2005年
4 王保存 陳效衛(wèi);[N];中國國防報;2002年
5 本報評論員;[N];中國氣象報;2004年
6 新華社記者張東波、本報記者蘇銀成;[N];人民日報;2002年
7 新華社記者 曹智 徐壯志 孫彥新;[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8 鐘根初;[N];金華日報;2006年
9 金燦榮;[N];人民日報;2007年
10 ;[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愛武;戰(zhàn)后美國國家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2 唐金權;20世紀60年代中國國家安全政策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朱和平;國家安全與國防經(jīng)濟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沈洪波;全球化進程中的國家文化安全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5 白慶哲;華僑華人與兩岸關系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6 李小華;觀念與國家安全:中國安全觀的變化(1982—2002)[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張興堂;跨界民族與我國周邊外交[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8 趙冰;宗教的虛擬化傳播與國家安全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9 范力;國家實物儲備調控機制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郭培清;艾森豪威爾政府國家安全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馬威;美、加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制度的研究與借鑒[D];蘇州大學;2008年
2 張苗;外資并購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及法律規(guī)制[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3 楊倩;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標準[D];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9年
4 呂國輝;毛澤東與鄧小平國家安全思想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張靜;國家安全中的信息安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6 施秀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中國國家安全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7 陳鐘;網(wǎng)絡恐怖主義對國家安全的危害及其對策[D];河南大學;2006年
8 朱海東;基于國家安全的高校國防教育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9 郭秀清;印度國家安全戰(zhàn)略評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10 馬力;從美國的戰(zhàn)時新聞政策看美國國家安全面前新聞自由的限度[D];外交學院;2005年
本文關鍵詞:恐怖主義在國際法上相關對策綜述——兼論我國法律有關規(guī)定,,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205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falvlunwen/guojifa/132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