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社會的組織基礎再造——以律師事務所為例
本文選題:轉型社會 + 律師事務所 ; 參考:《學術研究》2013年08期
【摘要】:單位體制變遷以及市場經濟興起的背景下,再造城市社會的組織基礎已成為中國社會秩序重建的重要議題之一。律師職業(yè)群體的從業(yè)方式和組織形態(tài)經歷了從舊體制脫嵌到新組織再造的嬗變,律師事務所這樣一種新的組織模式一方面延續(xù)了單位組織的傳統(tǒng),但另一方面受到市場力量的影響,呈現(xiàn)出了一些新的組織特征。這樣一種國家權力與市場利益邏輯交織之下的組織形態(tài),構成了轉型期社會秩序重建的單元和基礎。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hange of unit system and the rise of market economy, the organizational foundation of reconstructing urban socie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order in China. The working mode and organizational form of the lawyers' professional group have undergone the evolution from the old system to the new organization reconstruc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new organization mode of the law firm has continued the tradition of the unit organization. But on the other hand, influenced by market forces, it presents some new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 state power and market interests under the logic of the interwoven organizational form, constitu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order reconstruction unit and foundation.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當代中國‘單位制度’的形成及變遷研究”(11&ZD147) 吉林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資助項目“轉型期律師職業(yè)團體生成路徑研究”(20121023) 北京鄭杭生社會發(fā)展基金會學子項目“國有企業(yè)權威模式變遷研究”(12ZHFD09)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6.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崔月琴;劉秀秀;;從“單位人”到“自由人”——我國自由職業(yè)者生存特征的社會學分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12期
2 田毅鵬;呂方;;單位社會的終結及其社會風險[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06期
3 崔月琴;;后單位時代社會管理組織基礎的重構——以“中間社會”的構建為視角[J];學習與探索;2010年04期
4 劉思達;;當代中國日常法律工作的意涵變遷(1979—2003)[J];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02期
5 孫超美;在改革中發(fā)展為市場經濟服務──北京市律師事務所脫鉤改制工作基本完成[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2001年02期
6 程金華;李學堯;;法律變遷的結構性制約——國家、市場與社會互動中的中國律師職業(yè)[J];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瑋瑋;趙曉耕;;難以辨識的法院庭審管理——以藥家鑫案庭審發(fā)放意見表為中心[J];北方法學;2012年03期
2 姚偉;;論社會風險不平等[J];長白學刊;2011年03期
3 尹春海;;重婚法律制度[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8期
4 趙發(fā)榮;;“管為基礎,引為主導”德育理念的探索與實踐[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5 姚偉;;論社會風險不平等[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04期
6 方樂;;法官判決的知識基礎[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7 郭云忠;;刑事司法中的母愛主義[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8 丁衛(wèi);;法律社會學在當代中國的興起[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9 崔月琴;;新時期中國社會管理組織基礎的變遷[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11期
10 呂方;;從街居制到社區(qū)制:變革過程及其深層意涵[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郭云忠;;法學實證研究的種類及其地點選擇[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郭云忠;;《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話語變遷[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程金華;;政治人、法律人與法治思維[A];第九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檢察官的法治思維及其養(yǎng)成[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淑東;人力資源資本化的市場意識前提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劉春怡;轉型期我國城市貧困人口的社會救助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陶宇;單位制變遷背景下的集體記憶與身份建構[D];吉林大學;2011年
4 孫日華;裁判客觀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5 劉梅英;中國工業(yè)化進程中農村體育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范國榮;國有企業(yè)推進社會現(xiàn)代化的中國特色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7 高云飛;改制企業(yè)職工權益變動及相應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8 陳榮卓;“草根”法律服務組織:屬性變遷與進路選擇[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黃衛(wèi)挺;跨期交換中的信用制度[D];吉林大學;2010年
10 呂方;單位社會變革與社會基礎秩序重構[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博;非單位青年組織歸屬方式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杜_g;自由職業(yè)者的社會支持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3 王連森;國有企業(yè)改制中的社會責任缺失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韓菲;論業(yè)主委員會社會公信力的建構[D];吉林大學;2011年
5 王菲;國營農墾單位租賃制下的企業(yè)內部互惠行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周峰;單位制解體下的下崗職工生存行動選擇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7 王素明;律師民事訴訟權利探討[D];湘潭大學;2007年
8 牛慶軍;中國律師文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9 閆信良;論農村基層法院民事訴訟中的司法調解[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10 邢榮;新聞框架內的自由職業(yè)者媒介形象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周來;回到政治經濟學時代[J];讀書;2005年01期
2 劉祖云;;非政府組織:興起背景與功能解讀[J];湖南社會科學;2008年01期
3 文語;新世紀中國律師事業(yè)發(fā)展新謀劃──訪司法部律公司司長賈午光[J];中國司法;2001年01期
4 邢軍;自由職業(yè)者的生存鏡像與階層培育[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5 朱英;;主持人語:自由職業(yè)者:近代中國社會群體研究的新領域[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6 田毅鵬;;單位制度變遷與集體認同的重構[J];江海學刊;2007年01期
7 崔月琴;;轉型期中國社會組織發(fā)展的契機及其限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03期
8 田毅鵬;呂方;;單位社會的終結及其社會風險[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06期
9 呂世倫;張小平;;論中國法律文化傳統(tǒng)中的國家主義[J];金陵法律評論;2001年01期
10 張艷麗;;自由職業(yè)與自由職業(yè)者[J];教育與職業(yè);2004年1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月琴,蘇應榮;放開 扶持 管住──武漢市抓好占編所建設的作法[J];律師世界;1994年11期
2 劉恒壽;山東省律師體制改革邁出新步伐[J];中國律師;1994年08期
3 張?zhí)m珍,李秀臣;關于基層律師事務所改革發(fā)展的思考[J];中國律師;1996年12期
4 潘家永;對律師事務所賠償責任制度的探討[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5 ;首批部級文明律師事務所[J];中國律師;1998年07期
6 李壽平;;跨越,靠的是質量、優(yōu)勢和奉獻——來自湖北得偉律師事務所的報道[J];學習與實踐;1998年08期
7 尹山;;江蘇首次命名省文明律師事務所、公證處[J];法學天地;1998年08期
8 ;司法部關于律師事務所不進行民政登記的批復[J];司法業(yè)務文選;2000年27期
9 周序芳;責任感和使命感——上海市山峰律師事務所二、三事[J];人才開發(fā);2001年10期
10 ;重慶市司法局公告[J];中國律師;2002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磬揚;;關于在中小城市開辦小規(guī)模專業(yè)律師事務所的幾點思考[A];第2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C];2002年
2 曹珊;;論青年律師的成長[A];規(guī)劃·規(guī)范·規(guī)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3 徐鼎茂;;基層司法行政機關可以在律師事務所創(chuàng)品牌中有所作為[A];第2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C];2002年
4 章曉洪;徐秋華;;合伙制律師事務所管理的思考[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5 叢偉華;;淺談律師事務所的規(guī)模經濟[A];律師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第五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6 李小海;;構建和諧律師事務所的三層功夫[A];律師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第五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7 劉強;;BPR——優(yōu)化規(guī);蓭熓聞账芾砹鞒痰摹傲挤健盵A];規(guī)劃·規(guī)范·規(guī)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8 霍建平;;論律師事務所的專業(yè)定位戰(zhàn)略[A];第2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C];2002年
9 閆懷國;;律師事務所內部管理之我見[A];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百篇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10 黃長江;;律師事務所內部管理困局探微——從提成制分配制度弊端分析入手[A];規(guī)劃·規(guī)范·規(guī)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崔玉清;當今社會需要什么樣的律師[N];法制日報;2005年
2 劉飛辰 趙晶晶;淺談律師文化的基本內涵[N];鄂爾多斯日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于吶洋;律師坐堂信訪辦“把脈化淤”[N];法制日報;2006年
4 李戩邋本報記者 金曉玲;沈陽律師行業(yè)發(fā)展迅速[N];遼寧日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張波邋張朝良;“奉獻是一種幸!盵N];大眾科技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破解律師執(zhí)業(yè)難題 改善律師執(zhí)業(yè)環(huán)境[N];鐵嶺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魏生革 通訊員 曾輝;維護司法公正 促進社會和諧[N];韶關日報;2008年
8 耿 暉;讓律師與企業(yè)同行[N];中國企業(yè)報;2005年
9 特約撰稿 吳迪;從專業(yè)律師走向專業(yè)所的領頭人[N];建筑時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聞明;“為百姓維權是我們的天職”[N];承德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程守太;有限責任合伙律師事務所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2 齊金勃;律師事務所稅務籌劃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3 周曉霞;我國公益律師群體形成機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溫麗媛;我國中小型律師事務所的發(fā)展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軍;論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營銷策略[D];復旦大學;2010年
3 梁良;試論英國新型律師事務所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戴晉玲;論我國個人律師事務所法律制度的完善[D];安徽大學;2010年
5 唐軼清;T律師事務所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6 周坤;G律師事務所服務營銷策略[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謝運君;湖南民聲律師事務所營銷策略研究[D];南昌大學;2012年
8 沈剛;內蒙古三恒律師事務所激勵機制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9 張翔韋;沈陽名望律師事務所的服務營銷策略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3年
10 張琳;淺論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改革思路[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8507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falvlunwen/susongfa/1885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