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的反不正當競爭保護研究——法益視角的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4-05-19 10:59
首先,本文探討了知識產權的合理性標準問題。知識產權反不正當競爭保護模式產生和發(fā)展的深層依據在于單純以私權形式保護知識財產的有限合理性。倘若可以無限制地用私權形式保護任何知識財產,反不正當競爭法在知識財產保護領域就沒有多少發(fā)揮作用的余地。 其次,本文在詞源考察的基礎上廓清了法益這一通常被忽視的重要范疇,并將法益界定為法律消極承認并提供較薄弱保護的利益。同時指出,反不正當競爭法主要保護作為社會秩序的競爭秩序。而反不正當競爭法與包含專利法等知識產權專門法的民法之區(qū)別主要在于民法保護個人法益,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社會法益。民法對社會法益的保護以個人法益為基石,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個人法益的保護以對社會法益的保護為前提。 再次,本文通過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基本屬性的分析得出了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屬于經濟法中的市場行為控制法的結論。與屬于權利保護法的知識產權專門法相比,它的獨特功能在于通過保護法益為知識財產提供動態(tài)的、間接的保護,同時將公平理念導入知識財產保護體系。 最后,本文研究了實現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知識財產功能的主要機制,一般條款和列舉條款。指出反不正當競爭法一般條款指示部分不確定而后果部分確定的內在...
【文章頁數】: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言
1.1 寫作的緣起
1.2 既有研究成果述評
1.3 研究方法
2 知識產權反不正當競爭保護的深層依據――私權保護形式的有限合理性
2.1 知識產權的概念梳理
2.2 知識產權的合理性危機
2.3 知識財產私權保護的限度及其與法益的聯系
3 知識產權反不正當競爭保護的主要對象――法益
3.1 利益、法益與權利
3.2 刑法學的法益研究及其啟示
3.3 民法法益和反不正當競爭法法益
4 知識產權反不正當競爭保護的基本條件――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行為控制法屬性
4.1 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基本屬性
4.2 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法益的優(yōu)勢
5 知識產權反不正當競爭保護的有效機制――一般條款與列舉條款
5.1 反不正當競爭法一般條款對法益的保護
5.2 反不正當競爭法列舉條款對法益的保護
結論
注釋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目錄
本文編號:3978013
【文章頁數】: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言
1.1 寫作的緣起
1.2 既有研究成果述評
1.3 研究方法
2 知識產權反不正當競爭保護的深層依據――私權保護形式的有限合理性
2.1 知識產權的概念梳理
2.2 知識產權的合理性危機
2.3 知識財產私權保護的限度及其與法益的聯系
3 知識產權反不正當競爭保護的主要對象――法益
3.1 利益、法益與權利
3.2 刑法學的法益研究及其啟示
3.3 民法法益和反不正當競爭法法益
4 知識產權反不正當競爭保護的基本條件――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行為控制法屬性
4.1 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基本屬性
4.2 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法益的優(yōu)勢
5 知識產權反不正當競爭保護的有效機制――一般條款與列舉條款
5.1 反不正當競爭法一般條款對法益的保護
5.2 反不正當競爭法列舉條款對法益的保護
結論
注釋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目錄
本文編號:3978013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978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