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Z技術進化理論的產品衍生路徑與設計方法研究
本文關鍵詞: TRIZ 技術進化理論 產品衍生路徑 設計方法 出處:《包裝工程》2016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產品進化路徑和尋找創(chuàng)新性產品設計方法。方法將TRIZ的技術進化理論和技術進化模式從工程領域轉化到產品設計領域。結論得出產品衍生的6種路徑和相對應的6種設計方法:精簡微觀化、曲面柔性化、多維活性化、集成調和化、自動智能化和增加理想化;同時,結合產品的生命周期理論,在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根據產品的衍生路徑來有目的地組織和策劃產品的設計開發(fā)活動。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ath of product evolution and to find innovative product design methods. Methods the technology evolu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evolution model of TRIZ were transformed from engineering to product design. Path and corresponding six design methods:. Streamline and micro. Surface flexibility, multi-dimensional activation, integration and harmony, automatic intelligence and increase ide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combining with 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 in different stages of product life cycle, according to the derivative path of product,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of product are organized and planned purposefully.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
【基金】:中南大學“開放式精品示范課堂”計劃2014年立項課題
【分類號】:TB472
【正文快照】: TRIZ[1-2]是前蘇聯發(fā)明家G·S·Althsuler所開創(chuàng)的一種基于知識、面向人的發(fā)明問題解決系統(tǒng)化方法學。在針對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方面,TRIZ主要提出了技術進化理論、沖突解決原理、40個發(fā)明原理和矛盾矩陣、理想解、物質—場模型和效應等創(chuàng)新工具[3]。這里將TRIZ進化理論集成到產品的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慶輝;郭彩玲;;尋求TRIZ問題特定解的一種新方法[J];機械設計與研究;2006年05期
2 熊開封;張華;崔鵬;;我國TRIZ理論研究綜述[J];包裝工程;2009年11期
3 ;TRIZ入門導讀(六)[J];家電科技;2010年09期
4 譚培波;茹海燕;周紅陶;;TRIZ中的原因分析[J];中國制造業(yè)信息化;2012年04期
5 印志峰;;TRIZ理論助我拓寬思路找到方法解決問題[J];安徽科技;2012年12期
6 趙衛(wèi)國;陳靜賢;;簡述TRIZ創(chuàng)新理論[J];叉車技術;2013年03期
7 王廣彥;徐慎勇;;TRIZ理論在產品維修性設計中的應用[J];兵工自動化;2005年05期
8 高常青;黃克正;張勇;;TRIZ理論中問題解決工具的比較與應用[J];機械設計與研究;2006年01期
9 李恩田;;基于TRIZ理論的產品技術進化預測[J];機電產品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2006年04期
10 仇成;馮俊文;丁俊武;;基于TRIZ的產品成熟度判定研究[J];機電工程技術;2007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川;張鵬;;TRIZ理論研究綜述[A];制造業(yè)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RESEARCH ON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PROCESS MODEL BASED ON AHP/TRIZ[A];2006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首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THE APPLICATION OF TRIZ IN PRODUCT IMAGE DESIGN[A];2006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首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張福龍;劉志峰;張雷;;基于TRIZ的綠色設計方法研究[A];2009海峽兩岸機械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趙新軍;侯明曦;閻彩霞;林曉寧;;產品研發(fā)過程中田口方法與TRIZ的比較[A];第十三屆全國機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楊明朗;章永鋒;;信封包裝的再設計[A];第十一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7年
7 ;IDEA GENERATION FOR FUZZY FRONT END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USING CAIS[A];2006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首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何川;張志遠;張鵬;;運用TRIZ理論解決新產品開發(fā)中的沖突[A];制造業(yè)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9 ;FORMALIZING EFFECT FOR FUNCTIONAL DESIGN BASED ON FUSION AND Z[A];2006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首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黎星;吳昌林;蒙運紅;;新產品預測程式化模型[A];第十三屆全國機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馬力輝;面向多沖突問題的TRIZ關鍵技術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2 謝健民;基于HOQ與TRIZ的產品創(chuàng)新模糊前端設計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3 胡卓;基于案例決策和TRIZ知識的產品概念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4 張芳蘭;基于E/QFD/TRIZ/FTOPSIS集成方法的人機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與評價技術[D];南昌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46268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462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