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ent-Swarm仿真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信用優(yōu)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4 17:50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通過網絡開展國際貿易活動的趨勢愈加盛行,尤其在2009年后我國大力發(fā)展跨境電子商務,這一新興貿易形式不斷崛起,成為我國進出口貿易改革中不可或缺的動力。但跨境電子商務相對于傳統(tǒng)的貿易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電子商務市場存在虛擬性,其交易主體的信息相比于傳統(tǒng)貿易存在更大的不對稱性,這使得交易主體在貿易過程中更加傾向于失信行為。由于跨境電子商務市場存在留痕機制,買賣雙方可通過多次動態(tài)重復博弈來不斷修正自身的行為而選擇守信行為。留痕機制的存在也為交易主體在信用行為方式的選擇上節(jié)約了交易成本,從而使的交易主體更愿意維持自己的守信行為。本文突破了傳統(tǒng)的建模方式,運用先進比較流行的仿真經濟學的方法,以復雜適應系統(tǒng)理論為基礎構造模型,對跨境電子商務交易信用的優(yōu)化進行研究,復雜適應系統(tǒng)理論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將系統(tǒng)中的主體看作是可以適應系統(tǒng)環(huán)境,具有學習能力并不斷積累經驗的主體,自底而上的分析復雜社會中主體間行為的演進方式。而本文運用該理論基于Agent-Swarm仿真分析現今影響跨境電子商務發(fā)展最大的因素信用如何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的留痕機制實現信用優(yōu)化。本文主要建立了兩個模型,即靜...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目錄
1 引言
1.1 選題目的與意義
1.2 論文框架結構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點難點及可能的創(chuàng)新和不足
2 相關文獻綜述
2.1 基于經濟學理論的電子商務信用的研究回顧
2.1.1 基于信息經濟學對電子商務信用的研究
2.1.2 基于交易成本理論對電子商務信用的研究
2.1.3 基于博弈論對電子商務信用機制的研究
2.1.4 其他相關電子商務信用機制研究的文獻
2.2 基于主體AGENT(多主體)的計算經濟學研究
2.2.1 CAS理論闡述
2.2.2 基于主體Agent的計算經濟學闡述
2.2.3 Swarm仿真簡述及其在經濟領域的運用
3 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分析
3.1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及支付交易現狀
3.1.1 跨境電子商務增速迅猛
3.1.2 跨境電子商務消費群體崛起
3.1.3 跨境電子商務支付將成新盈利點
3.2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fā)展進程
3.2.1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fā)展形式
3.2.2 跨境電子商務的全方位試點建設
3.3 跨境電子商務的特征
3.3.1 跨進電子商務的匿名性
3.3.2 跨境電子商務的全球性
3.3.3 跨境電子商務的即時性
4 跨境電子商務信用的涵義及理論分析
4.1 跨境電子商務信用的含義
4.2 跨境電子商務信用的一般理論分析
4.2.1 基于信息不對稱理論分析
4.2.2 基于交易成本理論分析
4.3 跨境電子商務信用的博弈論分析
4.3.1 基于靜態(tài)博弈模型分析
4.3.2 基于動態(tài)博弈模型分析
5 SWARM建模及其仿真研究
5.1 靜態(tài)博弈SWARM仿真
5.1.1 程序說明及變量選取
5.1.2 編寫仿真源代碼
5.1.3 實證結果分析
5.2 動態(tài)博弈SWARM模型仿真
5.2.1 程序說明及變量選取
5.2.2 編寫仿真源代碼
5.2.3 實證結果分析
6 結論、對策建議及展望
6.1 結論
6.2 建議對策
6.2.1 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實名制建立
6.2.2 提高跨境電子商務第三方約束
6.2.3 建立健全的信用信息披露制度
6.2.4 完善跨境電子商務信息傳導體系
6.2.5 完備跨境電子商務信用法律體系
6.3 展望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第三方電子商務信用評價機制的構建[J]. 陳顯友,周靜. 國際金融. 2013(01)
[2]我國電子商務信用問題的博弈分析[J]. 胡偉雄,王崇. 電子科技. 2012(11)
[3]電子商務交易中信用機制的博弈分析[J]. 彭旭輝. 商場現代化. 2012(30)
[4]基于QSIM方法的C2C信用行為研究[J]. 張新愛,宗成華,張志紅. 中國商貿. 2012(02)
[5]電子商務中信用機制構建研究[J]. 李玉香,侯秀,錢穎. 中國商貿. 2010(08)
[6]網絡“檸檬”環(huán)境下消費者行為與抵消機制——基于信息經濟學的視角[J]. 潘勇. 管理評論. 2009(10)
[7]電子商務信用風險對在線消費行為影響機理研究[J]. 裴劍平. 商業(yè)時代. 2008(31)
[8]基于ANN-BP模型的電子商務信用風險形成思路[J]. 李廣暉. 財務與金融. 2008(05)
[9]基于博弈論的電子商務信用機制分析[J]. 班小佼,江文,史航.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8(04)
[10]我國電子商務發(fā)展信用問題分析[J]. 陳素敏,趙悅品. 商場現代化. 2008(23)
碩士論文
[1]基于博弈論的C2C動態(tài)信用評價模型的研究與實現[D]. 許紅冉.山東理工大學 2012
[2]基于Swarm仿真的外商直接投資與我國產業(yè)集群互動分析[D]. 李慶敏.浙江大學 2010
[3]基于交易成本理論的消費者網上購物意向實證分析[D]. 張華.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07
[4]基于交易成本模型的消費者網上商品接受程度研究[D]. 康磊.西南交通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36066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目錄
1 引言
1.1 選題目的與意義
1.2 論文框架結構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點難點及可能的創(chuàng)新和不足
2 相關文獻綜述
2.1 基于經濟學理論的電子商務信用的研究回顧
2.1.1 基于信息經濟學對電子商務信用的研究
2.1.2 基于交易成本理論對電子商務信用的研究
2.1.3 基于博弈論對電子商務信用機制的研究
2.1.4 其他相關電子商務信用機制研究的文獻
2.2 基于主體AGENT(多主體)的計算經濟學研究
2.2.1 CAS理論闡述
2.2.2 基于主體Agent的計算經濟學闡述
2.2.3 Swarm仿真簡述及其在經濟領域的運用
3 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分析
3.1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及支付交易現狀
3.1.1 跨境電子商務增速迅猛
3.1.2 跨境電子商務消費群體崛起
3.1.3 跨境電子商務支付將成新盈利點
3.2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fā)展進程
3.2.1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fā)展形式
3.2.2 跨境電子商務的全方位試點建設
3.3 跨境電子商務的特征
3.3.1 跨進電子商務的匿名性
3.3.2 跨境電子商務的全球性
3.3.3 跨境電子商務的即時性
4 跨境電子商務信用的涵義及理論分析
4.1 跨境電子商務信用的含義
4.2 跨境電子商務信用的一般理論分析
4.2.1 基于信息不對稱理論分析
4.2.2 基于交易成本理論分析
4.3 跨境電子商務信用的博弈論分析
4.3.1 基于靜態(tài)博弈模型分析
4.3.2 基于動態(tài)博弈模型分析
5 SWARM建模及其仿真研究
5.1 靜態(tài)博弈SWARM仿真
5.1.1 程序說明及變量選取
5.1.2 編寫仿真源代碼
5.1.3 實證結果分析
5.2 動態(tài)博弈SWARM模型仿真
5.2.1 程序說明及變量選取
5.2.2 編寫仿真源代碼
5.2.3 實證結果分析
6 結論、對策建議及展望
6.1 結論
6.2 建議對策
6.2.1 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實名制建立
6.2.2 提高跨境電子商務第三方約束
6.2.3 建立健全的信用信息披露制度
6.2.4 完善跨境電子商務信息傳導體系
6.2.5 完備跨境電子商務信用法律體系
6.3 展望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第三方電子商務信用評價機制的構建[J]. 陳顯友,周靜. 國際金融. 2013(01)
[2]我國電子商務信用問題的博弈分析[J]. 胡偉雄,王崇. 電子科技. 2012(11)
[3]電子商務交易中信用機制的博弈分析[J]. 彭旭輝. 商場現代化. 2012(30)
[4]基于QSIM方法的C2C信用行為研究[J]. 張新愛,宗成華,張志紅. 中國商貿. 2012(02)
[5]電子商務中信用機制構建研究[J]. 李玉香,侯秀,錢穎. 中國商貿. 2010(08)
[6]網絡“檸檬”環(huán)境下消費者行為與抵消機制——基于信息經濟學的視角[J]. 潘勇. 管理評論. 2009(10)
[7]電子商務信用風險對在線消費行為影響機理研究[J]. 裴劍平. 商業(yè)時代. 2008(31)
[8]基于ANN-BP模型的電子商務信用風險形成思路[J]. 李廣暉. 財務與金融. 2008(05)
[9]基于博弈論的電子商務信用機制分析[J]. 班小佼,江文,史航.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8(04)
[10]我國電子商務發(fā)展信用問題分析[J]. 陳素敏,趙悅品. 商場現代化. 2008(23)
碩士論文
[1]基于博弈論的C2C動態(tài)信用評價模型的研究與實現[D]. 許紅冉.山東理工大學 2012
[2]基于Swarm仿真的外商直接投資與我國產業(yè)集群互動分析[D]. 李慶敏.浙江大學 2010
[3]基于交易成本理論的消費者網上購物意向實證分析[D]. 張華.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07
[4]基于交易成本模型的消費者網上商品接受程度研究[D]. 康磊.西南交通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3606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29360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