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毒素總量分析方法及其在滇池水體污染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6-19 01:20
有毒藍藻水華是世界性環(huán)境問題。隨著藍藻水華暴發(fā)的頻率和強度的增加,已形成水質災害的嚴重后果,因此各國政府和研究機構也不斷加強對其治理和研究的力度。微囊藻毒素是有毒水華藍藻分泌的具有強烈促癌性、肝毒性的代謝物,對人類健康和環(huán)境安全構成嚴重危害。因此,建立完善的環(huán)境介質中準確、靈敏的微囊藻毒素的分析方法成為研究微囊藻毒素污染特征亟需解決的問題。本課題以微囊藻毒素各異構體的氧化物為研究對象,建立了固相萃取-衍生化-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環(huán)境水樣中微囊藻毒素總量的分析方法,并運用此方法對滇池地表水水質國家重點監(jiān)控斷面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特征和歸趨進行了研究。 研究結果表明,混合衍生化試劑BSTFA/TMCS(1000:2,v/v),在室溫條件下反應40min可將微囊藻毒素的氧化物MMPB的羧基完全衍生化,且衍生化產物非常穩(wěn)定。目標物質衍生化產物的標準曲線線性良好(r2大于0.996),目標物質MMPB的線性范圍為0.01-10ng·μL-1。對環(huán)境水樣進行前處理時,調節(jié)水樣pH為4.5左右,將加標水樣通過Sep-PakC-18固相萃取柱進行固相萃取,15%甲醇溶液作為淋洗溶劑,100%甲醇(含0....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詞說明表
第一章 緒論
1.1 藍藻水華及微囊藻毒素簡介
1.2 微囊藻毒素的毒性
1.3 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方法
1.3.1 化學藥劑法
1.3.2 吸附與過濾
1.3.3 光降解及催化氧化
1.3.4 濾膜技術
1.3.5 生物降解法
1.3.6 組合聯(lián)用工藝
1.4 微囊藻毒素分析方法研究進展
1.4.1 水樣品前處理技術
1.4.2 藻毒素的檢測分析
1.5 微囊藻毒素總量檢測分析技術研究進展
1.5.1 氣相色譜檢測法
1.5.2 液相色譜檢測法
1.5.3 其他檢測方法
1.6 課題的來源及意義
1.7 研究內容及技術路線
1.8 課題來源
1.9 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實驗儀器、材料及試劑
2.1.1 實驗儀器及材料
2.1.2 標準品、內標及衍生化試劑
2.1.3 有機溶劑與無機試劑
2.1.4 標準儲備液的配置
2.2 實驗方法
2.2.1 樣品采集與處理
2.2.2 樣品前處理
2.2.3 GC-MS檢測
2.2.4 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
2.3 MCs的氧化與氧化產物的衍生化研究
2.3.1 MCs的氧化反應
2.3.2 MCs氧化產物MMPB衍生化研究
2.3.3 衍生化條件優(yōu)化
2.4 分析方法的建立
2.4.1 實驗方法
2.4.2 固相萃取條件的優(yōu)化
2.4.3 方法學驗證
2.4.4 實際樣品測定
2.5 小結
第三章 滇池水體中MCS總量的污染特征研究
3.1 研究區(qū)域-滇池簡介
3.1.1 滇池藍藻水華狀況
3.2 實驗部分
3.2.1 樣品采集與處理
3.2.2 數(shù)據(jù)處理
3.3 滇池水中微囊藻毒素污染特征分析
3.4 環(huán)境歸宿分析
3.5 小結
第四章 結論與展望
4.1 結論
4.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1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目錄
本文編號:4050631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詞說明表
第一章 緒論
1.1 藍藻水華及微囊藻毒素簡介
1.2 微囊藻毒素的毒性
1.3 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方法
1.3.1 化學藥劑法
1.3.2 吸附與過濾
1.3.3 光降解及催化氧化
1.3.4 濾膜技術
1.3.5 生物降解法
1.3.6 組合聯(lián)用工藝
1.4 微囊藻毒素分析方法研究進展
1.4.1 水樣品前處理技術
1.4.2 藻毒素的檢測分析
1.5 微囊藻毒素總量檢測分析技術研究進展
1.5.1 氣相色譜檢測法
1.5.2 液相色譜檢測法
1.5.3 其他檢測方法
1.6 課題的來源及意義
1.7 研究內容及技術路線
1.8 課題來源
1.9 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實驗儀器、材料及試劑
2.1.1 實驗儀器及材料
2.1.2 標準品、內標及衍生化試劑
2.1.3 有機溶劑與無機試劑
2.1.4 標準儲備液的配置
2.2 實驗方法
2.2.1 樣品采集與處理
2.2.2 樣品前處理
2.2.3 GC-MS檢測
2.2.4 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
2.3 MCs的氧化與氧化產物的衍生化研究
2.3.1 MCs的氧化反應
2.3.2 MCs氧化產物MMPB衍生化研究
2.3.3 衍生化條件優(yōu)化
2.4 分析方法的建立
2.4.1 實驗方法
2.4.2 固相萃取條件的優(yōu)化
2.4.3 方法學驗證
2.4.4 實際樣品測定
2.5 小結
第三章 滇池水體中MCS總量的污染特征研究
3.1 研究區(qū)域-滇池簡介
3.1.1 滇池藍藻水華狀況
3.2 實驗部分
3.2.1 樣品采集與處理
3.2.2 數(shù)據(jù)處理
3.3 滇池水中微囊藻毒素污染特征分析
3.4 環(huán)境歸宿分析
3.5 小結
第四章 結論與展望
4.1 結論
4.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1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目錄
本文編號:4050631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0506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