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蘇干湖濕地土壤鹽漬化、地下水位埋深及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圖1 甘肅蘇干湖地區(qū)區(qū)域位置圖
土壤鹽堿化過程是易溶性鹽分在土壤表層逐步積累的過程,地表蒸發(fā)、入滲過程是鹽分在土體中遷移運動的重要驅(qū)動力,直接控制著鹽分在土體中分布、存在狀態(tài)。干燥氣候是發(fā)生土壤鹽漬化的主要外界因子,因為干旱區(qū)地下水的動態(tài)以及強烈的蒸發(fā)作用,加快了鹽分在土壤中的移動和積累(賈艷紅等,2008;盧....
圖2 奇力克河流量變化曲線圖
濕地中的地下水由山前-平原潛水和細土-湖沼平原承壓水組成,細土-湖沼平原潛水分布在奇力克河以南和綠草河以北,含水層由沖洪積、沖湖積或湖積的粉砂、粘質(zhì)砂土組成;細土-湖沼平原承壓水含水層分布在花海莊以西的綠草河和奇力克河之間,含水層埋藏在4.0~10.0m以下,上部巖性為亞粘土,....
圖4 土壤鹽分垂直分布
圖4可以看出土壤含鹽量隨土層深度增加而減小,深度在0~20cm中土壤含鹽量最高,土壤鹽分表聚現(xiàn)象很明顯,大部分土壤鹽漬化程度由重鹽土逐漸變?yōu)辂}漬化土。20cm以下土壤含鹽量較低且變化較小,土壤鹽漬化程度由鹽漬化土逐漸變?yōu)榉躯}漬化土。深度在0~20cm中土壤含鹽量是20cm....
圖3 蘇干湖地區(qū)土壤鹽漬化程度分布圖
在土壤中,非鹽漬化土主要分布于中上部泉水溢出帶的沼澤和泉水河地段(圖3),地下水位埋深0~0.5m,面積124.0km2,占整個濕地面積的13.48%(曹建榮等,2014)。鹽漬化土主要分布于蘇干湖濕地西部邊界和中部泉水溢出帶的沼澤和泉水河兩側(cè)地區(qū),地下水位埋深0.5~1.0....
本文編號:4050647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nykj/4050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