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分結構、競爭與生長動態(tài)預測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7-01 23:59
森林生長與收獲模型是科學合理地進行森林經營規(guī)劃的基礎。隨著森林經營的目標由單一木材生產向多功能服務的轉變,對異齡林和混交林的生長模擬也變得日益重要,但這在現(xiàn)實中卻面臨諸多問題。異齡林和混交林的林分條件相對復雜,全林模型并不適用,較為理想的工具是徑階和單木模型,但該類模型的構建對于建模數(shù)據(jù)和技術的要求較高,因而往往受到制約。例如直徑分布模型的預測精度普遍較低,單木生長模型對于長期復測數(shù)據(jù)的需求,以及模型中不同預測變量(尤其是競爭指標)的選用等;谏鲜鰡栴},本論文采用森林生物統(tǒng)計建模方法,對森林生長模擬過程中的林分結構、競爭和直徑生長等組分進行了研究,并對不同的建模方法及指標進行了評價。主要研究內容和結果如下:(1)以秦嶺松櫟林為研究對象,分別按照林分密度、林分平均直徑和林分優(yōu)勢高將松櫟林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利用Weibull分布對其直徑結構規(guī)律進行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林分條件下的松櫟林均呈現(xiàn)出反J形分布,小徑階處的林木株數(shù)最多,隨著直徑的增大林木株數(shù)逐漸減少。其中,林分密度和林分平均直徑對松櫟林的直徑分布存在顯著的影響,當林分密度較大或林分平均直徑較小時,中小徑階的林木株數(shù)均明顯增多,而...
【文章頁數(shù)】:13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99383
【文章頁數(shù)】:13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1-1常見分布函數(shù)的-空間圖(引自HafleyandSchreuder1977)
tsugamenziesii)(KnoweandStein1995)、歐洲赤松(Pl.2005)、黑云杉(Piceamariana)(Newtonetal.2005andCao2006)和長葉松(Pinuspalustris)(JiangandB布,....
圖1-2林分結構、競爭與生長建模技術路線圖
圖1-2林分結構、競爭與生長建模技術路線圖Fig.1-2Flowchartformodelingdiameterdistribution,tree-levelcompetitionandtreediametergrowth.
圖2-1識別信息設置窗口Fig.2-1Identificationwindow
圖2-1識別信息設置窗口Fig.2-1Identificationwindow需要設定年輪自動識別的參數(shù),年輪切的方式(圖2-2)。圖2-2年輪自動識別參數(shù)設置
圖2-2年輪自動識別參數(shù)設置
35圖2-2年輪自動識別參數(shù)設置Fig.2-2Ringdetectionparameterswindow,即產生了年輪寬度及與之相關的測量數(shù)據(jù)讀來對識別結果作仔細觀察修改,使每個年活動路徑內,如果存在遺漏的年輪,用鼠標可增加一條年輪邊界短線。如果存在多選年輪邊界短線....
本文編號:3999383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nykjlw/lylw/39993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