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預警處理中的不確定性分析初步研究
【學位單位】: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P315.75
【部分圖文】:
地震總次數(shù)有關的常數(shù),它隨地區(qū)的變化而變化;b 表的關系。數(shù) f(m)是指同一潛在震源區(qū)內(nèi)地震發(fā)生的概率與震級為頻度-震級關系(G-R 關系),表達式為 minmaxmin maxmin max0 ,mMMeM m Me em M M = in為地震活動性參數(shù)的震級上限和起算震級,β 為地震比例關系的系數(shù),可以由 G-R 關系中描述地震大小與,具體公式為 β=b*ln10。震級上限是指該地區(qū)可能發(fā)震級是指對場點有破壞性影響的最小震級,參考 HiroR 關系的研究成果,Mmin、Mmax和 β 值分別取 4、8 和2-7,得到先驗概率函數(shù) f(m)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 2-2 所示:
圖 2-3 震級的概率密度分布臺站觸發(fā)且得到的 值為 0.55 時,震級的概率密度如有 2 個臺站觸發(fā)且得到的 值均為 0.55 時,震級的概線所示;當有 3 個臺站觸發(fā)且得到的 值均為 0.55 時如圖 2-3 中綠色的線所示。(圖 2-4,2-5,2-6 中不同顏色的所表示的含義相近,故不做解釋)。密度最大的點所對應震級為震級的均值,震級的離散程度方差如表 2-1 所示:表 2-1 使用 參數(shù)估計震級的均值與方差均值 方差n=1 5.91 0.46
0移記錄(使用高通 Butterworth 濾波器進行濾波,其低頻截止頻P 波觸發(fā)時刻定為 0 時刻,積分區(qū)間為(0,τ0),一般取 τ0=3s。u(2006,2008)利用中國臺灣地區(qū)、南加州、及日本等地數(shù)據(jù)統(tǒng) τc之間的關系:3.373*lg 5.787 0.412W cM = + 得到均值 μln(τ)和標準差 σln(τ)為ln( )ln( )-5.787= *ln103.3730.09*ln10WM = 級 MW和 τc之間的統(tǒng)計關系為 MW=3.373*lgτc+5.787±0.412,因震時,根據(jù)統(tǒng)計關系 τc的值應該在 1.156~1.157,選擇 τc值為驗證。得到的驗證結果如圖 2-4 所示: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偉;謝劍波;劉少文;;廣東省地震預警臺網(wǎng)建設規(guī)劃[J];華南地震;2018年S1期
2 張春;;打通地震預警系統(tǒng)建設的“最后一公里”——福建省地震局大力推進地震預警信息服務體系建設[J];安全與健康;2018年12期
3 韓迪;;地震預警到底是個啥[J];吉林勞動保護;2019年06期
4 謝碧江;;生命至上 多措并舉 強化地震預警知識宣傳普及——福建省防震減災科普工作新理念與實踐[J];防災博覽;2019年04期
5 ;身邊的地震預警是什么?[J];中國安全生產(chǎn);2019年07期
6 ;第二屆地震預警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J];防災博覽;2019年05期
7 李山有;;走近地震預警[J];防災博覽;2018年02期
8 申俊;;地震預警報道應避免讓公眾“誤讀”[J];防災博覽;2018年04期
9 張晁軍;陳會忠;蔡晉安;侯燕燕;許洪華;李衛(wèi)東;;地震預警工程的若干問題探討[J];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2014年04期
10 伍國春;;日本地震預警的推廣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國際地震動態(tài);2015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楊陳;地震預警設計中的若干系統(tǒng)工程問題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8年
2 馬強;地震預警技術研究及應用[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08年
3 張紅才;地震預警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3年
4 王子珺;地震動破壞性與地震預警理論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年
5 江汶鄉(xiāng);面向地震預警的強震動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5年
6 郭博峰;單站高頻GNSS求解同震位移的新方法及聯(lián)合強震儀的地震預警應用研究[D];武漢大學;2015年
7 彭朝勇;面向預警的一體化強震儀實時嵌入式Linux系統(tǒng)研制[D];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永策;地震預警處理中的不確定性分析初步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9年
2 林詩杞;基于MQTT協(xié)議的地震預警移動客戶端實現(xiàn)[D];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8年
3 康濤;MEMS加速度記錄在地震預警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8年
4 王勇勝;地震預警中實時地震動預測技術初步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8年
5 周昱辰;地震預警震級與地震動峰值到時相關性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8年
6 李鴻杰;我國西南地區(qū)地震預警快速震級估計參數(shù)及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8年
7 賀東偉;地震預警地質(zhì)構造條件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6年
8 李睿;地震預警與烈度速報軟件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9 董鵬聰;地震預警中震源參數(shù)的快速確定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06年
10 譚平玉;基于GIS地震預警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4年
本文編號:288024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projectlw/dqwllw/2880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