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金融犯罪的特征與防治對策
本文選題:金融犯罪 切入點:犯罪的特征 出處:《武漢金融》2001年11期
[Abstract]:......
【作者單位】: 審計署武漢特派辦
【分類號】:D91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紅彬 ,張慶民 ,王忠孝;金融犯罪憂思錄[J];經濟師;1993年06期
2 龍興乾;高擎利劍防“家賊”──打擊金融犯罪大寫真[J];決策探索;1994年06期
3 王亞峰;加強新形勢下金融犯罪的防范[J];農金縱橫;1994年05期
4 喻躍;金融犯罪:一個沉重的話題[J];湖南經濟;1995年12期
5 李青山,,王玉玲;論金融犯罪的成因與防范對策[J];學術交流;1995年05期
6 唐旭;當前金融犯罪增加的原因及治理[J];西南金融;1995年01期
7 龍興乾;陽光下的罪惡——金融犯罪現象透視[J];四川統(tǒng)一戰(zhàn)線;1995年06期
8 陳俊;我國反金融犯罪法律的主要特點[J];中國農業(yè)銀行武漢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6年02期
9 程康寧,彭艾;打擊金融犯罪,永不懈怠——寫在《新刑法》實施之際[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7年05期
10 陳支農;金融犯罪的防治對策和措施[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胡永前;;試論我國國有商業(yè)銀行風險防范問題[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2 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研究部課題組;沈佩龍;;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體系研究[A];銀行與投資——中國投資學會2005—2006年度獲獎科研課題選編[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學安;計算機犯罪:高科技帶來的幽靈[N];北京科技報;2000年
2 華;臺灣金融機構連續(xù)發(fā)生擠提[N];金融時報;2000年
3 程素英;加強帳戶管理防范金融犯罪[N];山西經濟日報;2000年
4 國防科大人文與管理學院研究生隊 董波;金融網絡安全防范的制度空間[N];網絡世界;2000年
5 薛瑩 閆國鵬 任紅旗;證券欺詐——不容忽視的金融犯罪[N];中國審計報;2001年
6 鄧又天 李永升;金融犯罪概念辨析[N];檢察日報;2001年
7 本報駐倫敦記者 劉桂山;英國:依法制約金融犯罪[N];經濟參考報;2001年
8 本報評論員;管理是金融業(yè)的生命[N];金融時報;2001年
9 李龍;打擊金融詐騙犯罪 保證行業(yè)安全運行[N];金融時報;2001年
10 本報記者 雷存柱;最高法院刑二庭負責人答本報記者問[N];人民法院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盧勤忠;中國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2 任繼鴻;貸款犯罪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3 劉遠;金融詐騙罪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1999年
4 單曉華;金融詐騙罪基本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顧凌云;銀行內部人金融犯罪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2 徐穎;信用卡詐騙罪若干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3 胡孝勤;票據詐騙罪探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4 田毅春;論貸款詐騙罪[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5 董玉娟;集資詐騙罪的認定[D];吉林大學;2006年
6 范小霞;金融犯罪罪名的完善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7 王麗娟;信用卡詐騙犯罪之立法完善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8 沈捷;數據挖掘技術在銀行反洗錢領域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9 趙瑋;銀行欺詐犯罪立法完善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10 盛常紅;金融詐騙罪的特點及其偵查對策[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00763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gongan/1700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