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視域下的“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
本文選題:馬克思主義社會有機體理論 切入點:“四個全面” 出處:《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7年01期
【摘要】:社會有機體理論是馬克思考察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結構和規(guī)律的科學理論,也是認識社會歷史發(fā)展的重要方法論,它強調(diào)社會內(nèi)部各構成部分同時存在又相互依存,其中每個部分都不能孤立存在,進而使社會內(nèi)部結構形成一個既相對獨立而又高度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從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的視域?qū)?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進行解讀,可以深化對這一戰(zhàn)略布局哲學意義的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揭示了社會有機體進步發(fā)展的根本目的;全面深化改革體現(xiàn)了社會有機體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完善的生命特征;全面依法治國確立了社會有機體發(fā)展的最佳治理方式;全面從嚴治黨確保了社會有機體沿著正確的方向前行;"四個全面"堅持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保證了社會有機體的有序、整體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是一個內(nèi)在的、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它與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當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大大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
[Abstract]:The theory of social organism is Marx's scientific theory that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tructure and law of human society,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thodology for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history. It emphasizes the existence and interdependence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Each part of it can not exist in isolation, thus mak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society form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nd highly unified organic who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theory of social organism,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four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layout. It can deepen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strategic layout: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reveals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organism,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the reform embodies the life characteristics of self-regul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of the social organism;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in an all-round way has established the best way to gover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sms;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administration of the Party has ensured that social organisms move forward in the correct direction; "four all-round" adherence to 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has ensured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sms. The strategic layout of "four comprehensive" is an internal, unified organic whole, which is in line with Marx's social organic theory and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a series of new ideas and new ideas at present. The new viewpoint has greatly enriched and developed Marx's theory of social organism.
【作者單位】: 泰州學院;
【基金】:201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社會有機體思想研究”(項目編號:14BKS004)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A8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天瓊,賀祥林;論馬克思社會有機體范疇的形成及其意義[J];重慶社會科學;2005年08期
2 劉海龍;;社會有機體理論思考[J];理論與改革;2005年06期
3 高天瓊;;關于馬克思社會有機體構成內(nèi)容的文本分析[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4 魏偉;;論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意義[J];湖北社會科學;2007年03期
5 魏偉;;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視閾中的和諧社會構建的路徑探討[J];理論與改革;2007年01期
6 魏偉;;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視閾中的和諧社會構建的路徑探討[J];求實;2007年05期
7 金曉燕;王昌明;;從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理論透視科學發(fā)展觀的哲學意蘊[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04期
8 王浩斌;王飛南;;近年來馬克思社會有機體思想研究述評[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9 周建超;;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研究述評[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8年11期
10 侯彥峰;崔劍;;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思想探析[J];新疆社科論壇;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西華;;中國夢和社會系統(tǒng)的涌現(xiàn)機制與和諧社會的非線性構建[A];“歷史唯物主義與民族復興之路”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2 和麗蓉;;和諧社會建設與文化建設的關系[A];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教育——德育論叢(第二輯)[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林堅;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思想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啟迪[N];學習時報;2007年
2 高天瓊 賀祥林;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與科學發(fā)展觀[N];光明日報;2006年
3 殷敘彝;“社會有機體”的思想[N];學習時報;2006年
4 馬俊峰;從社會有機體角度理解社會生產(chǎn)力[N];人民日報;2004年
5 北京大學教授 王東;關于科學發(fā)展觀之哲學基礎的幾點理解[N];北京日報;2007年
6 馬援;讓核心價值體系彌補社會裂痕[N];人民日報;2007年
7 王巍;歷史唯物主義的核心要義[N];學習時報;2014年
8 楊巧蓉;哲學視野中的和諧社會[N];人民日報;2006年
9 孟慶艷 張濤 張龍海;長期的歷史任務 重大的現(xiàn)實課題[N];沈陽日報;2006年
10 鄧偉志;和諧不是“無差別境界”[N];學習時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郭繼文;文化軟實力的歷史觀闡釋[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開鵬;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2 周雷;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理論及其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彭先兵;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新探[D];中共湖南省委黨校;2008年
4 張文虎;馬克思社會有機體思想及其當代價值[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5 王遠方;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意義[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6 趙凈琳;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研究[D];華僑大學;2012年
7 田菲菲;馬克思社會有機體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3年
8 李曉慶;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探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4年
9 王洪賀;馬克思社會有機體思想及其對當代中國現(xiàn)代化的啟示[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10 袁航;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視域下和諧社會構建研究[D];河南科技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69575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69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