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7 09:14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史上,鄧小平是一位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富有開拓性的偉大人物。繼毛澤東之后,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相結(jié)合,成功地開辟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了一個新階段。鄧小平之所以成功地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除了他特殊的經(jīng)歷之外,還由于他能嫻熟運用科學的方法。本文從三個方面對這一論題進行了初步探討。首先,分析了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形成的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于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思想和毛澤東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論述是其科學方法的理論來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發(fā)展是其科學方法的實踐基礎。鄧小平同志表現(xiàn)出的種種精神特質(zhì)是其科學方法形成的主觀條件。其次,概括了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方法及其特點。主要包含兩方面:一方面探討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原則,即歷史唯物主義原則、否定之否定辯證原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原則、實踐性原則和整體性原則;另一方面梳理了其中的具體方法,即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堅持原則堅定性與策略靈活性相統(tǒng)一;發(fā)揮人民群眾的主...
【文章來源】:湖南工業(yè)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一)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二)國外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形成的基礎
一、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形成的理論來源
(一)馬克思恩格斯關于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論述
(二)列寧關于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論述
(三)毛澤東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論述
(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科學思維方法的影響
二、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形成的實踐基礎
(一)1956 年—1978 年社會主義建設的挫折與失誤
(二)1978 年以后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成就與經(jīng)驗
三、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形成的個人特質(zhì)
第二章 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的內(nèi)容及特點
一、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的主要內(nèi)容
(一)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原則
1、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
2、否定之否定的辯證思維原則
3、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原則
4、實踐性原則
5、整體性原則
(二)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具體方法
1、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2、堅持原則堅定性與策略靈活性相統(tǒng)一
3、發(fā)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4、既摸著石頭過河,又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5、團結(jié)一致向前看,不計前嫌求發(fā)展
6、既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guī),不斷創(chuàng)新
7、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二、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的主要特點
(一)實踐性
(二)務實性
(三)創(chuàng)新性
第三章 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的當代啟示
一、堅持黨的領導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政治保證
(一)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黨
(二)黨的領導放在首位
二、堅持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方向
三、把握中國社會階段性特征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基礎
四、植根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源泉
(一)將馬克思主義根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中
(二)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語言表達馬克思主義
五、以人民為中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動力
(一)人民群眾是中國化的主體
(二)群眾的利益是根本利益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主要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方式的內(nèi)在張力[J]. 王文兵.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2016(02)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過程研究的啟示[J]. 顧海良. 新視野. 2016(01)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fā)生邏輯[J]. 金民卿.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2015(06)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代理論成果——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J]. 王偉光. 中國社會科學. 2015(10)
[5]再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邏輯起點[J]. 李怡,孫宜芳. 科學社會主義. 2015(03)
[6]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演進的基本特征[J]. 岳強,田克勤.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4(11)
[7]鄧小平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貢獻[J]. 冷溶. 黨的文獻. 2014(05)
[8]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需要注意把握的幾個關系[J]. 張澤強. 思想理論教育. 2014(02)
[9]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J]. 俞可平. 前線. 2014(01)
[10]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問題域情境探析[J]. 朱慶躍. 理論探討. 2013(04)
博士論文
[1]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研究[D]. 唐立平.東北師范大學 2016
[2]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領袖主體研究[D]. 張澤強.東北師范大學 2014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進路研究(1848-1949)[D]. 李小平.華南理工大學 2014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視閾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代化研究[D]. 李培鋒.蘭州大學 2013
[5]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青年觀研究[D]. 楊立憲.中共中央黨校 2013
[6]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理論中國化研究[D]. 張述周.南京師范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nèi)涵研究[D]. 張晉.上海師范大學 2014
[2]科學國情觀視域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D]. 許可.河南大學 2014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方法的嬗變及其規(guī)律探究[D]. 白鶴.西北大學 2013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發(fā)展[D]. 賈宇飛.青海師范大學 2013
[5]鄧小平理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D]. 王寶新.吉林財經(jīng)大學 2013
[6]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方法研究[D]. 孟祥玉.河北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921788
【文章來源】:湖南工業(yè)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一)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二)國外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形成的基礎
一、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形成的理論來源
(一)馬克思恩格斯關于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論述
(二)列寧關于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論述
(三)毛澤東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論述
(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科學思維方法的影響
二、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形成的實踐基礎
(一)1956 年—1978 年社會主義建設的挫折與失誤
(二)1978 年以后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成就與經(jīng)驗
三、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形成的個人特質(zhì)
第二章 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的內(nèi)容及特點
一、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的主要內(nèi)容
(一)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原則
1、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
2、否定之否定的辯證思維原則
3、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原則
4、實踐性原則
5、整體性原則
(二)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具體方法
1、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2、堅持原則堅定性與策略靈活性相統(tǒng)一
3、發(fā)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4、既摸著石頭過河,又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5、團結(jié)一致向前看,不計前嫌求發(fā)展
6、既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guī),不斷創(chuàng)新
7、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二、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的主要特點
(一)實踐性
(二)務實性
(三)創(chuàng)新性
第三章 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方法的當代啟示
一、堅持黨的領導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政治保證
(一)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黨
(二)黨的領導放在首位
二、堅持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方向
三、把握中國社會階段性特征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基礎
四、植根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源泉
(一)將馬克思主義根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中
(二)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語言表達馬克思主義
五、以人民為中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動力
(一)人民群眾是中國化的主體
(二)群眾的利益是根本利益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主要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方式的內(nèi)在張力[J]. 王文兵.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2016(02)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過程研究的啟示[J]. 顧海良. 新視野. 2016(01)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fā)生邏輯[J]. 金民卿.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2015(06)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代理論成果——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J]. 王偉光. 中國社會科學. 2015(10)
[5]再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邏輯起點[J]. 李怡,孫宜芳. 科學社會主義. 2015(03)
[6]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演進的基本特征[J]. 岳強,田克勤.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4(11)
[7]鄧小平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貢獻[J]. 冷溶. 黨的文獻. 2014(05)
[8]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需要注意把握的幾個關系[J]. 張澤強. 思想理論教育. 2014(02)
[9]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J]. 俞可平. 前線. 2014(01)
[10]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問題域情境探析[J]. 朱慶躍. 理論探討. 2013(04)
博士論文
[1]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研究[D]. 唐立平.東北師范大學 2016
[2]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領袖主體研究[D]. 張澤強.東北師范大學 2014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進路研究(1848-1949)[D]. 李小平.華南理工大學 2014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視閾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代化研究[D]. 李培鋒.蘭州大學 2013
[5]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青年觀研究[D]. 楊立憲.中共中央黨校 2013
[6]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理論中國化研究[D]. 張述周.南京師范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nèi)涵研究[D]. 張晉.上海師范大學 2014
[2]科學國情觀視域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D]. 許可.河南大學 2014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方法的嬗變及其規(guī)律探究[D]. 白鶴.西北大學 2013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發(fā)展[D]. 賈宇飛.青海師范大學 2013
[5]鄧小平理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D]. 王寶新.吉林財經(jīng)大學 2013
[6]鄧小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方法研究[D]. 孟祥玉.河北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92178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217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