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司馬遷史記解析劉邦的真實形象
[Abstract]:In view of Yuan Mu and Yi Zhongtian's evaluation of Liu Bang's image of "never reading from a young age, not doing business from an early age, idleness, eating, drinking and gambling, and loving wine and women by nature" [1], the author reads Historical Records, and analyzes the true image of Liu Bang in this paper.
【作者單位】: 徐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分類號】:K23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堯;;應當公正評價“平民劉邦”——評易中天先生新作“劉邦崛起之謎”[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劉真?zhèn)?;晁補之《續(xù)楚辭》、《變離騷》與朱熹《楚辭后語》比較研究[J];文學遺產(chǎn);2012年02期
3 袁延勝;;《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辨誤四則[J];中國史研究;2012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莫礪鋒;朱熹《楚辭》學略說[J];求索;1983年03期
2 李大明;晁補之《重編楚辭》三種目錄論考[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3 郭建勛,楊賽;晁補之的辭賦學論略[J];中國文學研究;2004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戴從喜;朱子與文獻整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剛;;司馬遷與項羽本紀[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08年09期
2 荀德麟;韓信謀反辯[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04期
3 周修睦;呂后評傳[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4 虞達文;從司馬遷的傳記文學看真實人物的再現(xiàn)[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01期
5 王堯;;劉邦與儒學的“仁而愛人”[J];淮海文匯;2008年05期
6 許曉燕;;《史記》劉邦形象淺析[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7 郭定功;傳記文學寫真實的典范——《史記》[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2期
8 王若谷;俠·痞·儒[J];理論與當代;1995年04期
9 周國瑞;司馬遷為陳涉立傳就是為漢劉邦立傳嗎?[J];殷都學刊;1981年02期
10 楊樹增;《史記》語言的藝術特征[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志慧;;論融合南北文風與《史記》文筆之“疏蕩”[A];司馬遷與《史記》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7年
2 呂培成;;從《春秋》大義到《史記》之立意提要[A];司馬遷與《史記》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7年
3 思寧;祝華;;歷史的成敗興衰之理——漢代人對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和反思[A];歷史與現(xiàn)實論稿[C];1991年
4 方銘;;《史記》的尊孔重儒問題[A];儒學與二十一世紀文化建設:首善文化的價值闡釋與世界傳播[C];2007年
5 許錟輝;;《史記》贊辭褒貶的修辭意義[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下)[C];2002年
6 崔繼軍;趙佳妮;;《史記》微言張騫的幾種情況[A];司馬遷與《史記》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7年
7 周忠慶;;司馬遷是一位“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史學家[A];司馬遷與《史記》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7年
8 薛瑞澤;;西漢以后對司馬遷的評介[A];司馬遷與《史記》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7年
9 ;司馬遷與《史記》學術研討會日程安排表[A];司馬遷與《史記》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7年
10 陳小赤;;略論司馬遷經(jīng)濟思想的先進性[A];司馬遷與《史記》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丹;史家絕唱的兩千年魅力[N];珠海特區(qū)報;2008年
2 呂培成 吳玲玲;《史記》研究的新開拓[N];光明日報;2005年
3 儲國強 張琳;司馬遷故里將建“史記碑林博物館”[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4 凌朝棟;龍門生巨子 文章曠代雄[N];渭南日報;2008年
5 郭云忠;法說《史記》[N];人民法院報;2006年
6 省社科院研究員 雷鐸;國學中的史學:從《尚書》到《綱鑒》(下)[N];南方日報;2007年
7 李喬;細聽太史公的絕唱[N];中華讀書報;2008年
8 湖北師范學院 劉建民邋蔡明倫;司馬遷的社會變遷觀念[N];光明日報;2008年
9 彩霞;司馬遷·史記·太史祠[N];中國檔案報;2004年
10 淮陰師范學院 范新陽;楚漢人物學術討論會召開[N];光明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葦杭;先秦兩漢堯文化探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湯勤;《史記》與《戰(zhàn)國策》語言比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3 汪高鑫;董仲舒與兩漢史學思想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郭鐵娜;漢代非主流文學與漢代社會[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潘定武;《漢書》文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6 白效詠;漢代的易學與政治[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7 譚黎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官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8 姚圣良;先秦兩漢神仙思想與文學[D];山東大學;2006年
9 王緒霞;《晏子春秋》成書考論[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尹雪華;先秦兩漢史傳作品敘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理;司馬遷著述《史記》的實地考察及其與人類學田野調查的關聯(lián)[D];贛南師范學院;2009年
2 鄧瑩;《史記·孔子世家》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3 王清華;《史記》中的神話和神異性記述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4 陳鑫;《史記》中的謀士形象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5 郭春雨;《史記》的中下層人物形象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李瑞仙;《史記》神話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車穎;《左傳》《史記》敘事藝術比較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劉軍華;司馬遷與士文化[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9 杜建蓉;司馬遷、桑弘羊經(jīng)濟思想比較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6年
10 趙文娜;司馬遷《五帝本紀》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510691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ggdslw/2510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