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學的基本主題
[Abstract]:Our desire and search for peace may be as old as human existence. After World War II, we began to systematically think about the conditions and methods of peace building, and the science of peace was born. Since the 1970 s, in many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the science of peace has become a subject. Peace is a state that we cannot define. The science of peace is dynamic.
【作者單位】: 德國費希塔大學;
【分類號】:D06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耿敬;追尋社會與心靈的和諧[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5期
2 李義中;淺談甘地非暴力主義的宗教性與民族性[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3 周子良;試談霍布斯的和平學說[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楊詠;;評奧雷利奧·佩西的“新人道主義”[J];淮海文匯;2010年05期
5 耿敬!上海;和平,僅僅是非戰(zhàn)爭狀態(tài)嗎?[J];社會;1997年09期
6 劉志光;;墨子和平學說真義及當代啟示[J];未來與發(fā)展;1993年03期
7 汪維余;李桂玲;胡松;;人類對和平的永恒追求[J];學術論壇;2009年05期
8 江陽;兩難的選擇[J];南風窗;2005年19期
9 王晉燕;;非暴力政權更迭的戰(zhàn)術升級[J];領導文萃;2008年21期
10 王晉燕;;非暴力政權更迭的戰(zhàn)術升級[J];領導文萃;2008年2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博士系德國圖賓根全球倫理基金會秘書長 Stephan Schlensog 斯蒂芬·施倫索格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利徐學社譯校;作為文明對話基礎的“全球倫理”[N];文匯報;2010年
2 胡潤忠;政治文化與民主[N];學習時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小波;論羅爾斯的公民不服從理論[D];武漢大學;2005年
2 連尉尉;理解政治[D];吉林大學;2007年
3 趙闖;綠色政治理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4 付昀;自由視角下密爾社會主義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5 張海姣;葛蘭西文化領導權理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38941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hengzx/238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