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新民思想及其對我國公民教育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19-08-16 14:09
【摘要】:梁啟超是我國近代民族思想啟蒙第一人,也是我國近代堅持向西方尋求真理,探索振興民族、富強國家之路的政治家。在中華民族遭受豆剖瓜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梁啟超剖析中國國民劣根性的根源及弊端,提出改造國民性的時代課題,形成了系統(tǒng)的新民思想。梁啟超的新民思想對社會和人們產(chǎn)生了巨大的啟蒙作用。他引導人們深思中國困境,啟發(fā)了一批當時中國的青年志士更重要的是他兼顧了中國民族“救亡”與“啟蒙”的雙重歷史任務,推動中國人民現(xiàn)代意識覺醒的同時,倡導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新民說》是梁啟超新民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他以專題形式論述了國民與國家、個體與群體、私德與公德、自由與自尊、權利與義務等關系,探討了新民的人格特性及彼此間的關系。他闡釋的新民內(nèi)容正是中國近代公民教育的核心。他的新民理論系統(tǒng)論述了一個社會中公民應該具備的國家觀念、愛國熱情、權利義務思想、公民道德觀等素質(zhì),構建了以道德教育為重點的公民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既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影響的結果,也是中國社會改革過程中道德重建的客觀需要。 梁啟超論述的新民問題,是解決當時中國問題的關鍵。人是社會的主體,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必先提高國民素質(zhì)。同理,改造社會政治必須要改造國民的思想,離開人這一社會主體來談論社會問題,猶如舍本求末。人的現(xiàn)代化問題是中國現(xiàn)代化問題的關鍵,改造社會必須改變?nèi)藗兊乃枷?培養(yǎng)適應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新型民眾。這個問題,在我們生活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在我們努力追求先進科學技術和豐富物質(zhì)文化的同時,更要重視并提高公民的素質(zhì),公民教育仍是國家建設的重要任務。由于時代和思想的限制,梁啟超的新民思想存有些許歷史局限,但瑕不掩瑜,他提出的新民理論仍對我國現(xiàn)代公民教育起著巨大的啟示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092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0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秀紅;主權回歸下的香港學校公民教育[J];福建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5期
2 高峰;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3 茅于軾;公民教育與民主政治[J];學習月刊;2003年05期
4 涂s,
本文編號:252748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hengzx/2527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