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管理中的懲戒現(xiàn)象研究
引言
第一節(jié)問題的提出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教育民主與兒童人權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在此基礎上,“賞識教育”順勢而生并成為當前教育的主流選擇,各類媒體對于“賞識教育”也是極力舉薦。在“賞識”呼聲一片中,懲戒似乎越來越退出教育舞臺。并且,由于媒體對于學校懲戒失當,造成個別學生傷亡事故案例的大肆炒作,以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為貫徹國家關于禁止體罰和變相體罰的法規(guī)、規(guī)定和政策精神而推出的一系列針對教師的似是而非且又異常嚴厲的規(guī)定和措施,導致當前學校教育管理中出現(xiàn)一種不正常的“談罰色變”、“只講獎勵、不要懲罰”現(xiàn)象,許多人在對待懲戒上也存在著各種誤解與憂慮。在這樣的形勢下,再來提懲戒無疑是逆勢而行?墒牵荒芊裾J的是,在我們許多一線教師所使用的教育手段中,懲戒是客觀存在的,并且一直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也同時不可避免的遇到各類學生的問題,矯正學生的問題行為是絕大多數(shù)教師無法回避的問題。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很多教師提出這樣的疑問:如果學生拒不聽從教師的正面教導,那又怎么辦?你對他曉之以理,他強詞奪理;你對他動之以情,他毫不領情;你對他導之以行,他則一意孤行。你又能如何?面對學生不合規(guī)范的行為,是置之不理,還是無可奈何,無疑都是教師失職的表現(xiàn),都是在放縱學生。從我與眾多一線教師的訪談中,眾多老師雖然很向往那種“教師愛心感化,學生心悅誠服”模式,但這種模式幾乎只是我們的主觀愿望。很多教師戲言現(xiàn)在對學生的教育是“欺軟怕硬”,即教師的管理行為,只能是對上進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發(fā)生作用,而對不聽從管教的學生顯得束手無策。
在1999年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試驗課題組對全國76所學校的萬余名學生進行心理檢測發(fā)現(xiàn):以攻擊、違紀為主的行為癥狀己成為當今中小學生主要的心理障礙(占22%)0。在面對這樣的數(shù)據(jù)時,教師如果在愛心感化沒有效果的情況下,是否就該放棄呢?善意的愿望不能解決實際的困難,只會對我們的教育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最終導致教育質量的下降。
可是,懲戒如此重要,在當前的教育實踐中,懲戒卻處在一個異常尷尬的位置。
筆者從教九年以來,親身經(jīng)歷也親眼目睹了身邊關于“懲戒”的眾多事件。 案例1:在我所工作的學校中,有一位很受學生歡迎的音樂老師,她已經(jīng)工作十來年。某天,在一堂六年級音樂課上,她正興致盎然地教大家學唱新歌,手指在鋼琴上起舞。這時,沉醉在學生悅耳歌聲中的老師眼角瞥見坐在前排的王某正心不在焉地折著音樂書。老師隨手拿起鋼琴上的兩張琴譜紙,朝王某的頭揮了去?墒牵l都沒有料到,事后,王某回家向父母哭訴,說老師在課堂上打他。其父母找到了學校行政,認定老師是不尊重學生,居然打學生的臉。學校行政很重視這類事件,于是找到該音樂老師,要求她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向王某道歉。即使當時全班的學生全都為老師感到忿忿不平,可是家長卻不依不饒,揚言不道歉就向媒體曝光。老師不能接受這樣的處理結果,于是主動離職。
案例2:事情仍然發(fā)生在我身邊。一堂體育課,其他同學都在認真練習鞍馬,可是,學生梁某卻趁同學不注意時,在同學跳鞍馬一瞬間推了他一把,同學差點摔了一跤。體育老師要把梁某帶到辦公室去。可是,身材厚實的梁某任老師怎么說也不挪腳步。體育老師氣極了,一把抓住梁某的手,另一只手揚了起來,手還沒落下去,梁某就在操場上大喊:“你敢打我!你打我我就去告你!體罰學生!
小學教育中懲戒現(xiàn)象探析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8
引言 11-26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11-14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 14-23
第三節(jié) 研究目的 23-24
第四節(jié) 研究方法 24-26
第一章 小學教育中懲............... 26-38
第一節(jié) "懲戒"的界定 26-30
第二節(jié) 教育.............................. 30-33
第三節(jié) 小學教育中實施懲戒的獨特價值 33-38
第二章 目前小學教育中懲戒現(xiàn)象的現(xiàn)狀分析 38-70
第一節(jié) 目前..........................38-56
第二節(jié) 目前小學...................... 56-70
第三章 小學教育中實施懲戒的對策和建議 70-89
第一節(jié) 樹立正確的懲戒觀 70-72
第二節(jié) 教育行政機....................... 72-76
第三節(jié) 教師需要提高懲戒的教育效果 76-85
第四節(jié) 家庭、社會和......................... 85-89
........................................
后記 97-98
參考文獻
[1] 趙宇. 教育管理中的懲戒權[J]. 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4,(03) .
[2] 閻玉珍. 談教師懲戒權的使用[J]. 青少年犯罪問題, 2003,(06) .
[3] 陳勝祥. “教師懲戒權”的概念辨析[J]. 教師教育研究, 2005,(01) .
[4] 陳潔麗. 關于教育懲戒權與教師懲戒權的辨析[J]. 廣西教育, 2010,(03) .
[5] 陳桂生. “紀律教育”引論[J]. 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5) .
[6] 張良才,李潤洲. 論教師權威的現(xiàn)代轉型[J]. 教育研究, 2003,(11) .
[7] 鄭立平. 教育懲戒的思考與探索[J]. 教書育人, 2010,(23) .
[8] 武靜靜. 淺談教育懲戒[J]. 科技信息, 2010,(07) .
[9] 彭軍. 教育競爭的異化——“應試教育”的哲學反思[J]. 平原大學學報, 2007,(02) .
[10] 張益剛. 教育懲戒權的起因與屬性分析[J]. 齊魯學刊, 2005,(04) .
[11] 楊雄. 第五代青年價值觀特點和變化趨勢[J]. 青年研究, 1999,(12) .
[12] 楊光富. 美英韓泰四國教育體罰現(xiàn)象透視[J]. 當代教育科學, 2003,(09) .
[13] 王振存. 教育懲戒需要把握的幾個原則[J].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03) .
[14] 熊仲篪. 中國與新加坡教育懲戒制度比較研究[J]. 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報, 2007,(02) .
[15] 王輝. 論教師的懲戒權[J].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01,(02) .
[16] 戴濤 ,劉丹. 試論教師對學生的懲戒權[J]. 云南教育, 2003,(34) .
本文編號:868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8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