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瓜果花卉論文 >

駐印度大使張炎在《印度快報》發(fā)表文章談金磚國家合作

發(fā)布時間:2017-01-11 16:13

  本文關鍵詞:印度快報,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駐印度大使張炎在《印度快報》發(fā)表文章談金磚國家合作

駐印度使館

2012/03/28

  2012年3月28日,《印度快報》評論版全文刊登了中國駐印度大使張炎的署名文章,張大使詳細闡述了金磚國家合作的意義、對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的期待以及對中印關系的展望。該報網絡版同時刊登。全文如下:

駐印度大使張炎在《印度快報》發(fā)表文章談金磚國家合作

給力世界

——對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的展望與期待

中國駐印度大使 張炎

  2012年3月28日至29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將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開。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五國領導人將圍繞 “金磚國家致力于穩(wěn)定、安全和繁榮的伙伴關系”的主題,就全球經濟治理、可持續(xù)發(fā)展、金磚國家合作等重大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此次會晤是在國際形勢繼續(xù)發(fā)生深刻復雜變化,歐債危機、美國金融問題以及西亞北非局勢動蕩相互交織,世界經濟復蘇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背景下召開。

  在此情況下,金磚國家齊心協力、共同抗擊全球危機的沖擊,妥善應對面臨的挑戰(zhàn)。令人鼓舞的是,金磚國家經濟總體保持穩(wěn)定快速增長。金磚國家已成為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引擎,國際社會對金磚國家促進世界經濟早日復蘇寄予了厚望。金磚國家經濟健康發(fā)展不僅給各自國家的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且為世界經濟的長期發(fā)展作出積極貢獻。毋庸置疑,此次領導人會晤必將對世界經濟產生積極影響。國際社會完全有理由相信本次會晤一定會取得積極成果。金磚國家共同致力于維護國際法和國際秩序,共同促進國際關系的民主化。

  近年來,金磚國家通過自身努力和團結合作,經濟社會實現快速發(fā)展。它們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世界經濟增長方面發(fā)揮了關鍵作用。今天,金磚國家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42%,國內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總量的20%,貿易額占全球貿易額的18%,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經貿合作已成為金磚五國合作關系的重要內容。2011年,中國與金磚國家的貿易額達2870億美元。金磚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增長迅速。金磚國家系全球最大的市場。每個國家在不同領域擁有各自競爭優(yōu)勢。有的國家資源豐富,有的國家在制造業(yè)、信息產業(yè)、生物科技、通信和航天技術方面優(yōu)勢顯著。金磚五國優(yōu)勢互補,在實現互利共贏的經濟合作方面潛力巨大。

  金磚國家保持著密切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共同應對糧食和能源安全、多哈回合貿易談判、氣候變化、可持續(xù)和綠色發(fā)展、千年發(fā)展目標,特別是國際金融機構改革等問題。隨著經濟影響力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的增加,金磚國家呼吁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以及其他國際金融機構擁有更多發(fā)言權,增強代表性,這樣才能真正反映現實,反映變化中的世界。盡管存在阻力,金磚國家必須堅持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維護所有發(fā)展中國家的利益。只有金磚國家的參與和合作,才能共同建立一個更加公正、民主的國際經濟金融秩序。

  當然,金磚國家也面臨自身發(fā)展的問題。他們都肩負著改善人民生活,調整國內經濟結構,保持經濟社會穩(wěn)定持續(xù)發(fā)展,實現包容性、均衡、全面發(fā)展的共同歷史使命。

  金磚國家從概念成為現實,用了近十年時間。從俄羅斯葉卡捷琳娜堡首次領導人會晤以來,金磚國家已取得了豐碩成果,并為重振世界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遵循開放透明、團結協作、深化合作、共謀發(fā)展的原則,成為新興市場國家之間重要的對話與合作平臺。金磚國家只有在平等協商基礎上進行密切和有益合作,,才能實現共同繁榮。

  中國和印度都是金磚國家的積極成員。印度是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的東道主。我們希望此次會晤將進一步落實《三亞宣言》行動計劃,加強各成員國在經濟、金融、貿易、衛(wèi)生、農業(yè)、科學和技術等領域的合作,為金磚國家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

  會晤期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印度總理辛格將舉行雙邊會見,相信這將進一步深化中印睦鄰友好和中印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兩國關系邁向新的高度。

  我衷心祝愿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取得圓滿成功。中國將與印度和其他金磚國家一起,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作出不懈努力。


  本文關鍵詞:印度快報,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3627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shubaike/xszy/23627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90d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