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情境、地方經驗與市場效應——讀阿來《云中記》兼及“汶川敘事”
發(fā)布時間:2024-03-04 17:49
<正>"汶川地震"作為新世紀中國社會的集體創(chuàng)傷及其蘊含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意義,被認為是中國當代社會影響最大的公共事件之一。同時,這一公共事件也成為新世紀文學共同敘述的對象和"無法繞過和不能不關注的重要題材之一"。((1))"汶川敘事"如汶川地震一般瞬間爆裂,詩歌、小說、散文、報告文學、戲劇等文體集體將目光指向和聚攏汶川。由此產生了《坼裂》《透明的廢墟》《重生——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梔子的映秀》《云裳》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一、災難現場與邊緣情境
二、地方經驗與死亡難題
三、“純文學”與市場效應
本文編號:3919007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一、災難現場與邊緣情境
二、地方經驗與死亡難題
三、“純文學”與市場效應
本文編號:3919007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919007.html
教材專著
熱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