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儒家居喪不賦詩的典范
發(fā)布時間:2017-09-13 15:14
本文關(guān)鍵詞:蘇軾:儒家居喪不賦詩的典范
【摘要】:居喪不賦詩,是六朝以來直至晚清大多數(shù)詩人踐行的千年習俗,直接體現(xiàn)了崇仰君子人格的儒家詩教的本質(zhì)追求。蘇軾是儒家居喪不賦詩的典范,南宋以來,受到朱熹、陸九淵、吳澄、閻若璩、焦循等人的由衷褒揚。但蘇軾詩中《送宋君用游輦下》《詠怪石》二首以往或被視為居喪之作,而所有證據(jù)均不能成立。此外,蘇軾題跋的《絕勝亭詩》決無可能是蘇轍居母喪期間所作,而《次韻趙景貺督兩歐陽詩,破陳酒戒》一首,亦并非蘇軾勸他人喪制中賦詩之作。今人為古人撰寫年譜,或為詩人作品系年時,往往因為不明了諸多古人居喪不賦詩,而發(fā)生種種疏漏或錯誤,因此對蘇軾居喪不賦詩的考辨有其普遍意義。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文學院;
【關(guān)鍵詞】: 蘇軾 居喪不賦詩 儒家詩教
【分類號】:I207.22
【正文快照】: 在中國古代詩歌史上,蘇軾是繼李白、杜甫以后的著名詩人,文采風流,掩映百代,豁達放曠,迥異常人。無論是在人生的順境還是逆境之中,寫詩吟詩始終是蘇軾日常的功課,至老不衰。他因詩中字句遭群小指摘,以莫須有的罪名誣告,導致“烏臺詩案”的發(fā)生,然而一旦恢復自由,他又詩思馳騁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占先;儒家詩教及其特征[J];六盤水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4期
2 劉炳范,趙歌東;論儒家詩教原則的確立[J];孔子研究;2005年03期
3 李金善;受志敏;;儒家詩教生成的禮樂政治背景[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4 蔡銀強;;“小說興國”論與儒家詩教論的比較[J];船山學刊;2013年02期
5 毛毓松;儒家詩教是“政教工具論”嗎?——與王啟興同志商榷[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4期
6 張明非;儒家詩教說在唐代的興衰[J];求索;1989年02期
7 毛毓松;;儒家詩教是“政教工具論”嗎?——與王啟興同志商榷[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89年04期
8 張國慶;論儒家詩教的思想性質(zhì)[J];思想戰(zhàn)線;1992年05期
9 張國慶;儒家詩教的歷史遭際和古今意義[J];文學評論;1995年03期
10 iJ韶蓉;;試論儒家詩教在唐代詩論中的榦隱表現(xiàn)[J];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2012年00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鄒瀟;先秦儒家詩教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D];華北電力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844447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84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