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圖式的當代轉化
本文關鍵詞:傳統圖式的當代轉化 出處:《美術觀察》2016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人文領域 幽玄 生命內涵 畢比 畫面構圖 工具材料 設計學院 層次的 工程學院
【摘要】:正《山無言》系列創(chuàng)作的源頭有二。其一源于我登上高原為山川雄渾巍峨氣勢所感動,其時其境深深地印入了我的靈魂,成為我創(chuàng)作的動力。但在醞釀的過程中,我想到了當代人面對自然時所形成的悖論——我們處在一個交通便利、資訊發(fā)達的時代,當人們好奇的腳步遍布世界每一個角落,以征服為目的探索了每一處名川大河時,遠古人們對自然的敬畏神秘之心必然不再。當人們以朝圣為名擁擠地騎行于川藏
【作者單位】: 湖北工程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分類號】:J213
【正文快照】: 《山無言》系列創(chuàng)作的源頭有二。其一源于我登上高原 i^f^tt^.i:,.^^^iYM\'^:^ui'[[I::; n^jii-]r,m^^m\\'iimznKii%:im.{i.\ii:h 不必__.,,做砷中游-這個滿施匕的榕髓所在。身處自然而不為物象所拘,不僅僅是對外在形體空間進行描摹,而應進人更深層次的生命內涵的體悟中,并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廖小平;人性、道德與科學技術——中西文化—認識論的差異、互補與融合的特殊表現[J];云南社會科學;1993年06期
2 王兆貴;;“熬”之況味[J];百姓生活;2014年02期
3 王兆貴;;“熬”之況味[J];思維與智慧;2013年16期
4 袁晶;;人文領域研究路向的反思——以“對普遍性的概括與追尋”研究路向為例[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5 ;文明·讀者[J];文明;2007年03期
6 李孝梅;;從人文大家看人文真理[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7 卓新平;中國智慧之斷想[J];神州學人;1997年04期
8 唐城;唐城打傘(一)[J];西北美術;1998年02期
9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郭人旗;中哈會商全面開展人文領域的合作[N];中國文化報;2011年
2 記者 郭人旗 通訊員 許婷婷;中土人文合作分委會第二次會議在京召開[N];中國文化報;2012年
3 記者 龔雯;中俄發(fā)展緊密經貿合作將造福兩國人民[N];人民日報;2006年
4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楊國榮;跨學科研究應合乎學術發(fā)展內在規(guī)律[N];社會科學報;2008年
5 本報評論員 唐彬;在社會人文領域進行更深層探索研究[N];東莞日報;2009年
6 本報駐莫斯科記者 楊政;中俄人文領域交流合作碩果累累[N];光明日報;2010年
7 記者 郭人旗;中土人文合作分委會第一次會議召開[N];中國文化報;2011年
8 記者 賴競超 實習生 黃淑儀;深化粵越務實合作[N];南方日報;2013年
9 記者 顏若雯;中俄“兩河流域合作工作會”將在渝召開[N];重慶日報;2014年
10 廖翊;真情牽手寫新篇[N];人民日報;2007年
,本文編號:1320947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uihuayishu/1320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