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在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
本文關鍵詞:女性主義在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天津師范大學》 2005年
女性主義在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
劉靜
【摘要】:20世紀80年代國際譯學界內發(fā)生了一場范式變革: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翻譯研究的領域已涉及影響翻譯的種種因素,如:出版政策,贊助人,文學規(guī)范,女性主義,種族差異等等。女性主義翻譯研究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西方翻譯理論學者對女性主義翻譯的研究正方興未艾,而相對而言國內對這一研究的動向關注不多。鑒于此,本文將對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做一具體分析,指出其在文學翻譯過程中表現(xiàn)為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 文章首先從翻譯與女性的歷史淵源出發(fā),探究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成因及其基本理論框架。為在翻譯中盡量“使女性在語言中顯現(xiàn),從而讓世人看見和聽見女人”,女性主義翻譯觀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1)翻譯是譯者的文化介入和文化協(xié)調 2)譯文與原文應享有同等的地位 3)強調語言的權利,認為語言不僅能反應現(xiàn)實,而且能對現(xiàn)實進行建構。這些觀點在文學翻譯實踐中體現(xiàn)為譯者從女性主義角度進行的“個性化翻譯”,“漏譯”和“改譯”。同時本文將采取比較論證和譯本分析的方法對女性主義在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進行具體分析。由于中西女性主義發(fā)展程度不同,文學翻譯語境不同:西方女性主義在文學翻譯體現(xiàn)為有意識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而中國女性翻譯家的叛逆多在不自覺中進行。另外,本文還選取了賽珍珠譯《水滸傳》進行例證。作為一個雙語人和女性主義先鋒,賽譯本充分體現(xiàn)了女性主義在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特點。 文章最后針對以上分析得出結論: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主要貢獻之一就是為文學翻譯中譯者主體性研究開辟了一個全新的性別視角:女性譯者不再隱形,而是竭力在翻譯中體現(xiàn)其存在,她們有權改造,操縱甚至占有原文。女性主義文學翻譯就是從女性角度對原文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這種研究修正了譯者“隱形’的做法,突出了譯者的性別身份地位,同時也是一種新的文化和意義的構建?傊,女性主義翻譯為翻譯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帶來了全新的啟迪。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I046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姝婕;從女性主義翻譯理論角度對比分析《紫色》的三個漢譯本[D];山東大學;2011年
2 邱曉娟;賽珍珠《水滸傳》翻譯的女性主義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3 康宇;女性主義翻譯視角下《傲慢與偏見》中譯本的案例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4 辜瑩瑩;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批判性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5 金丹;楊必譯本《名利場》女性主義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6 肖華;試通過研究西方女性主義在中西翻譯界的影響論譯者主體性[D];山東大學;2010年
7 胡靚;翻譯適應選擇論的批判性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陶祝婉;論《聊齋志異》中的悍婦與妒婦形象——從女權主義視角的觀照[J];蒲松齡研究;2003年04期
2 夏珺;;藝術之傅雷,傅雷之譯述[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張春慧;;Peter Newmark的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4 張桂玲;方維保;;賽珍珠中國題材小說的傳奇性[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5 蔡靜;;從魯迅、孫致禮看現(xiàn)當代文學翻譯異化觀[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6 汪東萍;方瑞芬;;釋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譯思想評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7 陳習芝;從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解讀龐德的詩歌翻譯[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8 謝志輝;;中國傳統(tǒng)譯論:和而不同[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9 劉曉云;;中國二十世紀初詩歌翻譯理論的發(fā)展[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10 何飛;;《傲慢與偏見》中譯本第三人稱代詞翻譯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慧;;論國際新聞報道中的誤讀現(xiàn)象[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馮全功;;職業(yè)翻譯能力與MTI筆譯教學規(guī)劃[A];全國首屆翻譯碩士(MTI)教育與翻譯產業(yè)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王鵬;;淺談對培根論述文體的翻譯的忠實性及原作風格的再現(xiàn)——評價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兩個中文譯本[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六輯)[C];2010年
4 彭輝;;從多維視角為文學翻譯中的“誤讀”正名[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許春翎;;多元系統(tǒng)理論視閾下譯者翻譯策略的選擇——以清末閩籍翻譯家嚴復、林紓譯作探析其解釋力[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夏貴清;;大翻譯家翻譯有多快?——兼評250—300[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第6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07年翻譯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周志光;;林譯《黑奴吁天錄》中的民族文化意識分析[A];2010年貴州省外語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劉祥清;;中國翻譯地位的歷史演進[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胡德香;;解讀錢鐘書的文化翻譯批評[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平保興;;西方索引早期在中國的傳播研究[A];2009年中國索引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娟;理論旅行:吸收與變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陳怡;英語專業(yè)高年級學生漢譯英能力與文本測試評分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楊雪蓮;傳播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朱琳;譯者為中心的多學科性翻譯理論建構[D];南開大學;2010年
6 董秀麗;20世紀90年代女性詩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王艷紅;美國黑人英語漢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劉偉;文化翻譯視野下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D];南開大學;2010年
9 吳越民;中美報紙新聞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10 薄振杰;中國高校英語專業(yè)翻譯教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潔;賽、沙《水滸傳》英譯本文化因素的翻譯策略對比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張麗;論奧斯丁筆下的中老年女性人物[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張琳琳;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在政治語篇中英翻譯中的應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王平;論重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朱姍姍;形神兼?zhèn)鋄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金帥;論譯者主體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陳玉大;奈達功能對等理論與政論文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杜韻莎;試論中國俄語專業(yè)翻譯教學體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肖艷;文學翻譯中的誤譯問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李曼;林語堂翻譯思想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宗蔚;;賽珍珠作品中的女性主義[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2 胡畔;;淺析《紫色》漢譯本——論女性主義翻譯理論下譯者主體性的彰顯[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年11期
3 王雪菲;嚴復的翻譯三原則(英文)[J];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4期
4 姚君偉;男權大廈里的怨恨者與反抗者——記賽珍珠筆下的中國婦女群像[J];當代外國文學;1995年03期
5 穆雷;翻譯與女性文學——朱虹教授訪談錄[J];外國語言文學;2003年01期
6 方紅;;西方女權評論家為何排斥賽珍珠[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4期
7 劉海平;一個需要重新認識的美國女作家──試論賽珍珠與女性主義[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5期
8 曾麗馨;;性別差異與翻譯——管窺《紫色》男女譯者的譯著特征[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9 韓子滿;;翻譯與性禁忌——以The Color Purple的漢譯本為例[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10 周衛(wèi)京;賽珍珠女權主義創(chuàng)作意識形成探微[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畔;《紫色》漢譯本中譯者主體性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周展紅;女性主義框架下的翻譯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4年
3 鄶毅;翻譯中的性別:女性主義翻譯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4 程永偉;現(xiàn)代中國女性譯者譯著文體分析[D];湖南大學;2005年
5 彭雅瓊;論楊苡《呼嘯山莊》譯本中譯者的性別身份[D];武漢大學;2005年
6 彌沙;艾麗絲·沃克《紫色》的女性主義解讀[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7 崔希蕓;女性主義翻譯理論探索[D];山東大學;2006年
8 陳亮;從雙重壓迫到雙重解放[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9 辜瑩瑩;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批判性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10 李葆華;執(zhí)著的黑人婦女主義探索者[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嬋;;賽珍珠:直譯的踐行者,女性主義翻譯的倡導者——論賽珍珠的翻譯風格[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年01期
2 孔素萍;;解析《名利場》中的女性主義意識[J];芒種;2013年1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成靜;論文學翻譯中的女性譯者風格[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姝婕;從女性主義翻譯理論角度對比分析《紫色》的三個漢譯本[D];山東大學;2011年
3 唐巧玉;生態(tài)批評角度之生態(tài)翻譯學批判[D];廣西大學;2012年
4 董菲;從翻譯適應選擇論看林譯《迦茵小傳》[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3年
5 余美勝;從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看張愛玲譯著中的得與失[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3年
6 楊群;從雙性同體視角看The Golden Notebook的漢譯[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海燕;;論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J];科技信息;2009年16期
2 吳仙仙;邵東芹;;關于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3 呂兆芳;周曉鳳;;淺議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4 白陽明;;口譯員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J];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5 朱德紅;;“創(chuàng)造性叛逆”對描述翻譯研究的肯定和背離[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6 王曉曉;;女性主義翻譯觀及其創(chuàng)造性叛逆[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8期
7 吳琳;談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J];陰山學刊;2005年02期
8 齊智英;;從目的論看蕭譯《尤利西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J];南都學壇;2009年06期
9 董明;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年08期
10 陳靜;;從目的論看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靜;;女性主義框架下的《水滸傳》翻譯研究(英文)[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黃文珍;;創(chuàng)造,,順應還是叛逆?——談電影譯名中中國古詩詞的運用[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劉靜;;女性主義框架下的《水滸傳》翻譯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劉小剛;創(chuàng)造性叛逆:概念、理論與歷史描述[D];復旦大學;2006年
2 王璐;忠實與叛逆:葛浩文文學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3 何子章;差異及對立的終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4 何紹斌;越界與想象[D];復旦大學;2006年
5 莊剛琴;由否定性到不可譯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6 王娟;理論旅行:吸收與變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趙征軍;中國戲劇典籍譯介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建昌;論比較文學研究中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王玥;創(chuàng)造性叛逆在記者招待會口譯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2年
3 劉曉麗;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D];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1年
4 彭方;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5 彭凡;文學翻譯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6 張詩;創(chuàng)造性叛逆在記者招待會口譯中的應用[D];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
7 袁旖鍶;創(chuàng)造性叛逆視角下《詩經》亞瑟·韋利英譯本的個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8 許敏;從改寫理論解讀文學翻譯中創(chuàng)造性叛逆[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周涯;從讀者接受論看文學翻譯中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途徑[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3年
10 張海文;創(chuàng)造性叛逆視角下的阿赫瑪托娃詩歌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女性主義在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4941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wxchuangz/249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