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中的語用思想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H131;B229.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文濤;《呂氏春秋》“八寸之耜”考辨[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2期
2 嚴謹;“一字值千金”的《呂氏春秋》[J];華夏文化;1996年04期
3 晉榮東;《呂氏春秋》言“辯”的語言哲學審視[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4 范庭衛(wèi),朱永新;《呂氏春秋》領(lǐng)導心理思想研究[J];心理學報;1999年01期
5 劉建國;借《呂氏春秋》之古樹發(fā)理論研究之新花─—簡介《呂氏春秋通論》[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02期
6 于川;《呂氏春秋》美在“中和”思想淺析[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7 李家驤;《呂氏春秋》與先秦百家的思想淵源關(guān)系[J];臺州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8 楊一民;《呂氏春秋》中的治軍思想[J];軍事歷史研究;1989年01期
9 修建軍;《呂氏春秋》與陰陽家[J];管子學刊;1995年03期
10 李宗桂,陳宏敬;《呂氏春秋》的政治哲學[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錢榮貴;;曠世奇書《呂氏春秋》的編輯思想[A];中國編輯研究(2009)[C];2010年
2 黃莉娜;;語用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A];2003年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年會交流論文文集[C];2003年
3 瞿麥生;;隱喻的語用學探賾[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4 黃清貴;;論Gone with the Wind一書中Rhett Butler形象的塑造[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5 林敏;;普遍性與個性——禮貌原則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應用[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6 霍有光;;《呂氏春秋》與先秦儒家思想[A];秦文化論叢(第十一輯)[C];2004年
7 吳紅;;在語篇教學中加強語用觀的培養(yǎng)[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8 瞿麥生;;論語用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9 楊枕旦;;介紹新版《朗文當代英漢雙解辭典》——兼談?wù)Z用學與詞典編纂[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10 龔啟榮;林邦瑾;;侔與制約邏輯語用學1、2、3準則[A];貴州省科學技術(shù)優(yōu)秀學術(shù)論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夏中華 渤海大學中文系;言語交際學與語用學分立而不對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 邊家珍;《呂氏春秋》中的為師之道[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北京師范大學 鄧 峗;《言有所為——現(xiàn)代漢語語用分析》讀后[N];中國信息報;2005年
4 ;中國邏輯學:回顧、反省與前瞻[N];光明日報;2003年
5 韓毓海;對話熟悉的陌生人[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7年
6 王劍霓;豫讓橋確址考[N];山西日報;2005年
7 文楓;打開語言的窗口[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8 張春泉;法典理解與語用邏輯[N];光明日報;2005年
9 孫中信 作者系中共武威市委副書記、中組部選派掛職干部;小事不可小視[N];武威日報;2005年
10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楊鋒;適度運動能防癌[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榮;《呂氏春秋》與百家合流[D];吉林大學;2010年
2 王偉;《呂氏春秋》體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楊漢民;《呂氏春秋》的政治哲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4 俞林波;《呂氏春秋》學術(shù)思想體系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5 黃偉龍;《呂氏春秋》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孔令梅;儒道融合視域下的《呂氏春秋》之道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7 李海平;論意義的語境基礎(chǔ)[D];吉林大學;2005年
8 曾文芳;先秦民族思想與民族政策[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李銘娜;《呂氏春秋》動詞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10 王建華;漢英跨文化語用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靚;《呂氏春秋》中的語用思想[D];浙江大學;2007年
2 劉志強;皮爾士實用主義思想對語用學起源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張錄俠;銜接連貫在大學英語閱讀中的作用[D];西北大學;2002年
4 張寧嬌;從語用學角度分析英語幽默的產(chǎn)生[D];大連海事大學;2004年
5 王怡;“說謊”的語用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6 曹紅艷;論語境在文學翻譯中的作用[D];鄭州大學;2006年
7 周漩;從語用動態(tài)順應論看漢英諺語的文化意象翻譯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8 馮蕓;話語幽默的語用分析及其翻譯策略[D];重慶大學;2007年
9 梁良;論廣告英語中語用預設(shè)的功能[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10 徐希文;英漢委婉語的比較與翻譯[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61494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zhexuezongjiaolunwen/2614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