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案件辯護的實證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燕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D925.2
【圖文】:
2.2 司法現(xiàn)狀觀察2.2.1 一審辯護覆蓋全面1996 年《刑事訴訟法》第 34 條明確:一審死刑案件被告人必須有辯護人為其,即強制辯護制度。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全部樣本數(shù)據(jù)中一審案件有 6135 件,其中753 名被告人被判死刑。辯護部分筆者主要提取辯護人類型、辯護意見、辯護效果護理由四類信息。根據(jù)我國相關立法,刑事被告人最多能獲得兩名辯護人,所以我們細致調查個案件的辯護人類型及人數(shù),并將其分類。數(shù)據(jù)顯示(見下方圖 2-1):一審委護的共有 3718 例,包括一名委托辯護人 3199 例和兩名委托辯護人 519 例,占本數(shù)據(jù) 55%。指定辯護的共有 3001 例,包括一名指定辯護人 2853 例和兩名指護人 148 例,占比 44.4%。委托和指定辯護人各一名的有 35 例,占比 0.51%。委托指定 0.51%罪輕刑輕5%無罪6%無異議1%
2.2 司法現(xiàn)狀觀察2.2.1 一審辯護覆蓋全面1996 年《刑事訴訟法》第 34 條明確:一審死刑案件被告人必須有辯護人為其,即強制辯護制度。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全部樣本數(shù)據(jù)中一審案件有 6135 件,其中753 名被告人被判死刑。辯護部分筆者主要提取辯護人類型、辯護意見、辯護效果護理由四類信息。根據(jù)我國相關立法,刑事被告人最多能獲得兩名辯護人,所以我們細致調查個案件的辯護人類型及人數(shù),并將其分類。數(shù)據(jù)顯示(見下方圖 2-1):一審委護的共有 3718 例,包括一名委托辯護人 3199 例和兩名委托辯護人 519 例,占本數(shù)據(jù) 55%。指定辯護的共有 3001 例,包括一名指定辯護人 2853 例和兩名指護人 148 例,占比 44.4%。委托和指定辯護人各一名的有 35 例,占比 0.51%。委托指定 0.51%罪輕刑輕5%無罪6%無異議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英輝;尹泠然;;死刑案件強制上訴制度的功能與構建[J];河南社會科學;2018年10期
2 陳璐;;對死刑案件有效辯護的制度性思考[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6期
3 李俊英;;檢察機關對死刑案件進行監(jiān)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6年02期
4 張袁;;死刑案件中的辯護問題探討[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年01期
5 楊春洪;付凌云;;論死刑案件指定辯護的有效性——兼談構建死刑案件指定辯護質量標準[J];政法學刊;2014年05期
6 陳丹妮;朱芳芳;;論死刑案件的證明標準[J];法制博覽;2015年18期
7 盧建平;俞靜之;;日本死刑民意現(xiàn)狀、原因及其價值探析[J];刑法論叢;2018年03期
8 喬鈺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面對死刑,我們要何去何從[J];長江叢刊;2016年33期
9 張繼鋼;;死刑適用的控制路徑[J];刑事法評論;2016年01期
10 廖明;;死刑的廢除[J];刑法論叢;201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志軍;蔣玲玲;;淺論檢察機關在辦理死刑案件一審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A];海峽兩岸法學論壇——江西省犯罪學研究會年會(2010年)論文集[C];2010年
2 金澤剛;;犯罪原因與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給我們的一點啟示[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金澤剛;;犯罪原因與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給我們的一點啟示[A];犯罪學論叢(第三卷)[C];2005年
4 高瀅;;死刑案件中被害人權利保障問題探究[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李卓凝;;淺談死刑案件的法醫(yī)臨床學問題[A];全國第十二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6 羅坷;梁臘梅;;我談“兩個證據(jù)規(guī)定”的背景和意義[A];第三屆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7 張國軒;;檢察機關監(jiān)督死刑復核的客觀依據(jù)[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8 江橋;;乾隆朝民人死刑案件的初步統(tǒng)計與分析[A];滿學研究(第三輯)[C];1996年
9 高峰;鄒積超;;試論刑事訴訟中電子證據(jù)的審查[A];第26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雷鳴;;死刑復核程序中的幾個問題[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麗;死刑適用標準并未改變[N];中國青年報;2011年
2 鄧海建;“少殺慎殺”的前提是“當判必判”[N];中國青年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陳嵐 通訊員 丁一果;省法援中心成立“死刑案件辯護團隊”[N];浙江法制報;2019年
4 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喬洪翔;死刑案件二審階段如何審查自首證據(jù)[N];檢察日報;2018年
5 記者 崔麗;適用死刑 必須慎之又慎[N];中國青年報;2006年
6 記者 崔麗;辦理死刑案件須過“四關”[N];中國青年報;2007年
7 首席記者 吳倩 記者 孫夢飛 通訊員 呂峰 郭雨泉;加強檢律互動 構建新型訴辯關系[N];河南法制報;2017年
8 首席記者 吳倩 記者 孫夢飛 通訊員 呂峰;加強良性互動 構建新型訴辯關系[N];河南法制報;2017年
9 記者 孫欣;加強檢察官和律師良性互動[N];河南日報;2017年
10 ;確保死刑案件“零差錯”[N];人民法院報;201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胡常龍;死刑案件程序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2 陳華杰;論死刑適用的標準[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3 張棟;美國死刑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4 任志中;死刑適用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陳果;論死刑正當程序[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6 姜明;死刑復核程序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7 彭江輝;論死刑案件有效辯護[D];湘潭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閆欣欣;我國死刑適用標準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9年
2 劉豐;死刑案件辯護的實證研究[D];燕山大學;2019年
3 王磊;我國死刑存廢問題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9年
4 秦華崢;貪污受賄罪死刑廢除正當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8年
5 趙令艷;中國死刑控制的實證分析[D];燕山大學;2018年
6 傅曉麗;我國職務犯罪死刑廢止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8年
7 王吉;論軍人違反職責罪中死刑的廢止[D];湘潭大學;2018年
8 李志明;死刑廢除趨勢下的終身監(jiān)禁刑適用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7年
9 呂囡囡;死刑案件有效辯護制度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8年
10 曾永健;中美兩國死刑適用比較研究[D];重慶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795093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falvlunwen/susongfa/279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