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模寫”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以西寧市八一路小學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4-03 23:21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嘗試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基于西寧市八一路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學生讀寫能力較低的現(xiàn)狀,構(gòu)建的一種讀寫結(jié)合、與小學語文課堂實踐相整合的教學模式——“導讀—模寫”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分析課文的能力,并以閱讀教學為推手,提升學生書面表達的能力。本文在研究過程中主要圍繞以下幾方面的內(nèi)容:緒論部分提出此次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現(xiàn)狀、研究目的和意義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從而更加明確此次研究的課題內(nèi)容并展開后續(xù)研究。第一章以嘗試教學理論為理論依據(jù),重點分析了“導讀—模寫”教學模式的內(nèi)涵、步驟和實施條件,并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展開問卷調(diào)查,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研究這一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可行性與適用性。第二章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對“導讀—模寫”教學模式的課堂應用情況進行研究,分別從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兩方面收集第一手資料,同時通過課堂觀察和課后學習效果的分析,對“導讀—模寫”這一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進行分析與評估,找出其中所存在的問題。第三章則是結(jié)合對“導讀—模寫”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與這一模式在教學實踐中凸顯的問題,分別提出教師提升策略和學生適應策略,以提高學...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3是兩個班四次考試成績均值分布,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兩個班的成??績都在逐步提升,A、B兩個班在五年級上學期的成績差異不大,B班還稍高于A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小學生閱讀心理調(diào)研及策略[J]. 閻光霞,鄧少濱. 圖書館學刊. 2007(03)
[2]感性命題和智性“潛在量”問題——評2006年高考作文題[J]. 孫紹振. 語文學習. 2006(Z1)
[3]人的全面發(fā)展問題的研究綜述[J]. 亢安毅. 求實. 2003(06)
[4]略論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J]. 田本娜. 湖北教育. 2003(09)
[5]把握《語文課程標準》 樹立語文教育新理念[J]. 李廣,姜英杰.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02(04)
[6]閱讀教學“自主發(fā)展──點撥啟導”式教學[J]. 支玉恒. 小學語文教學. 1997(05)
[7]合作教學理念的科學創(chuàng)意初探[J]. 王坦,高艷. 教育探索. 1996(04)
[8]試論教學模式[J]. 柳海民. 中國教育學刊. 1988(05)
[9]課堂教學模式淺談[J]. 吳也顯. 教育研究與實驗. 1988(01)
碩士論文
[1]小學語文閱讀“一主兩翼”教學模式研究[D]. 張靜.延邊大學 2014
[2]“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實踐研究[D]. 張圣杰.蘇州大學 2013
[3]小學高段語文“情知對稱”教學模式應用研究[D]. 萬時吉.重慶師范大學 2013
[4]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 聶芬.西北師范大學 2012
[5]初中“導學講義”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D]. 許可.四川師范大學 2012
[6]“感受—升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建構(gòu)研究[D]. 蔣碧野.東北師范大學 2011
[7]高中數(shù)學“導研型”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 顧劍峰.蘇州大學 2010
[8]有效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 謝新峰.東北師范大學 2009
[9]初中數(shù)學“情境—問題—討論—反思”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D]. 董彩君.華東師范大學 2008
[10]“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與實踐[D]. 高變英.山東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117274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3是兩個班四次考試成績均值分布,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兩個班的成??績都在逐步提升,A、B兩個班在五年級上學期的成績差異不大,B班還稍高于A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小學生閱讀心理調(diào)研及策略[J]. 閻光霞,鄧少濱. 圖書館學刊. 2007(03)
[2]感性命題和智性“潛在量”問題——評2006年高考作文題[J]. 孫紹振. 語文學習. 2006(Z1)
[3]人的全面發(fā)展問題的研究綜述[J]. 亢安毅. 求實. 2003(06)
[4]略論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J]. 田本娜. 湖北教育. 2003(09)
[5]把握《語文課程標準》 樹立語文教育新理念[J]. 李廣,姜英杰.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02(04)
[6]閱讀教學“自主發(fā)展──點撥啟導”式教學[J]. 支玉恒. 小學語文教學. 1997(05)
[7]合作教學理念的科學創(chuàng)意初探[J]. 王坦,高艷. 教育探索. 1996(04)
[8]試論教學模式[J]. 柳海民. 中國教育學刊. 1988(05)
[9]課堂教學模式淺談[J]. 吳也顯. 教育研究與實驗. 1988(01)
碩士論文
[1]小學語文閱讀“一主兩翼”教學模式研究[D]. 張靜.延邊大學 2014
[2]“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實踐研究[D]. 張圣杰.蘇州大學 2013
[3]小學高段語文“情知對稱”教學模式應用研究[D]. 萬時吉.重慶師范大學 2013
[4]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 聶芬.西北師范大學 2012
[5]初中“導學講義”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D]. 許可.四川師范大學 2012
[6]“感受—升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建構(gòu)研究[D]. 蔣碧野.東北師范大學 2011
[7]高中數(shù)學“導研型”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 顧劍峰.蘇州大學 2010
[8]有效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 謝新峰.東北師范大學 2009
[9]初中數(shù)學“情境—問題—討論—反思”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D]. 董彩君.華東師范大學 2008
[10]“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與實踐[D]. 高變英.山東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11727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aoyulunwen/jiaoxuetheo/3117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