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一直被視為經濟發(fā)展的“晴雨表”和“溫度計”,在其幾百年的發(fā)展過程中,一直發(fā)揮著自身的聚斂、配置、調節(jié)和反映的四大功能,對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和人類歷史的進步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股票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已經成為經濟穩(wěn)定有序發(fā)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經濟發(fā)展較好的國家(或地區(qū)),其股票市場發(fā)展也往往是健康有序的;而經濟發(fā)展水平欠佳的國家(或地區(qū)),其股票市場的發(fā)展水平也往往不盡如人意。另外,股票市場對于經濟的反作用力也十分明顯,例如1929——1933年的大蕭條就是從美國股市傳導到實體經濟的,而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也是從股票市場開始,迄今為止全球經濟依然尚未完全走出后金融危機時代的陰影之中。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股票市場發(fā)展與經濟增長之間應當存在著極強的互動關系,良好的經濟增長會有效促進股票市場的健康有序發(fā)展;同時健康完善的股票市場又可以對經濟產生較大的促進作用。 但是對于二者之間相關性關系的實證研究卻出現了非常大的分歧,針對這種現象,本文提出了股票市場發(fā)展和經濟增長的匹配周期的概念:如果用股價指數變動和GDP增長率來分別代表股票市場和經濟增長,我們認為,股價指數和GDP增長率并不是在所有的時刻和時間都是匹配的。在一個相對長的時間段里,二者存在著較強的相關性,或者說是匹配,那么這個時間段我們就稱之為股票市場和經濟增長的匹配周期;谶@個概念,我們就可以通過計量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來測定某個經濟體與相應股票價格指數的匹配周期,并針對匹配周期來探討兩者之間的相關性。 本文研究的主要結構和內容如下: 第1章為緒論部分,主要介紹本文的選題背景和意義,敘述了本文的主要結構和內容,簡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相關計量分析方法,并闡釋了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和不足之處。 第2章是對學術界相關研究文獻的回顧和總結。通過文獻的回溯,本文發(fā)現學者們很早就觀察到了股票市場和宏觀經濟二者之間的聯動關系,并選取了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數據,采用各種不同的計量經濟學研究方法,對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檢驗,但得出的結論卻大相徑庭。并用股票市場發(fā)展和經濟增長之間匹配周期的概念初步對這種現象做出了解釋。 第3章則從理論上分析了股票市場和宏觀經濟之間的傳導機制。分別從Pagano內生經濟增長模型、指標體系和財富效應三個方面對二者之間可能存在的理論關系進行了分析。同時在有效市場假說的基礎上,提出了股票市場有效周期的概念。進一步提出了股票市場與宏觀經濟之間存在匹配周期的觀點,并對匹配周期這個概念進行了詳細的定義。 第4章對本文使用的時間序列研究方法進行了相應的介紹,所使用的實證方法分別為時間序列分析的時域分析方法(VAR模型、格蘭杰因果檢驗)和頻域分析方法(譜分析和互譜分析)。 第5章進行了股票市場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和匹配周期的測定。由于譜分析和互譜分析要求樣本量在200以上,所以我們沒有選取發(fā)展時間較短的中國股票市場數據,而是對美國1953年——2012年季度GDP數據和對應的標準普爾500指數以及道瓊斯工業(yè)指數進行了相關性的分析和匹配周期的測定。 時域分析方法的結果表明,在1953——2012年的60年間,標準普爾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yè)指數分別對美國GDP存在著滯后一期的顯著的正向影響,而美國GDP對于標準普爾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yè)指數則有滯后三期的顯著的正向影響。 頻域分析的結果則表明,美國GDP周期大約是22個季度(5.5年)左右,介于基欽周期和朱格拉周期之間。標準普爾指數的譜密度曲線在周期為30,頻率為0.03333時取得最大值,道瓊斯指數的譜分析曲線在周期為16,頻率為0.0625時取得最大值?梢,與美國GDP指數的波動相比,道瓊斯指數的波動周期較短、波動頻率較大,具有較強的時變特征,標準普爾500指數則相對于道瓊斯指數體現出了一定的穩(wěn)定性,這與標準普爾指數和道瓊斯指數的樣本股票的選擇具有非常大的關系。 分析交叉譜分析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兩組數據在進行了交叉譜分析之后,均可以得出在匹配周期為10個季度(2.5年)的情況下,美國GDP與股票價格指數存在最大的一致性變化規(guī)律?梢哉J為,美國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大約2.5年的匹配周期。同時,在10個季度的匹配周期內,股票價格指數的變化情況均領先GDP變化情況一個季度左右,二者之間的匹配程度較好。 第6章則是研究的啟示和對于中國的借鑒意義。通過對美國股票市場和經濟增長的頻域分析和時域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美國股票市場與經濟之間存在著較強的周期匹配關系的最終結論。美國股市發(fā)揮了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和“溫度計”作用,對于美國經濟發(fā)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這與美國股票市場成熟的監(jiān)管制度、高效的資源配置和良好的投資者素質息息相關。針對以上的分析和中國股市與經濟的現實特點,我們提出了以下的對策建議:首先支持股票市場的發(fā)展和繁榮,有效利用股票市場這個工具來大力發(fā)展宏觀經濟,并重視培養(yǎng)投資者的投資意識和投資素質,同時加大金融監(jiān)管力度,增加信息披露程度,來增強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同時繼續(xù)大力發(fā)展實體經濟,實現股票市場和宏觀經濟之間的協(xié)調發(fā)展。
【學位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F831.51;F171.2;F224
【部分圖文】:
第 5 章 實證研究5.2.1 HP 濾波分解為了消除長期趨勢對結果的影響,本文使用了 Eviews6.0 軟件針對 lgdp、lsp和 ldow 進行了 HP 濾波分解,分別得到了趨勢成分(trend)和周期成分(cycle),如圖 5.1 所示:

ddow 不是 dgdp 的格蘭杰原因 237 3.47475 0.0由以上數據檢驗結果可以看出,除第二行外,所有的序列關系均在 區(qū)間下拒絕了原假設,也就是說,在 1952 年到 2012 年之間,美國標準數是 GDP 的格蘭杰原因,而道瓊斯指數與 GDP 之間則存在著雙向格蘭關系。通過以上的時域分析,我們發(fā)現了美國 GDP 與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業(yè)指數之間存在著滯后一期的相互影響以及顯著的格蘭杰因果關系。以運用基于譜分析的數據頻域分析方法來測定它們之間存在的匹配周期.4 數據的頻域分析.4.1 數據的單譜分析利用 SPSS18.0 軟件得出三個時間序列周期性成分的譜密度函數圖如

圖 5.4 美國道瓊斯指數循環(huán)序列特征的譜密度曲線通過以上圖表可以看出三個時間序列指標的波動特征:美國 GDP 周譜分析曲線在周期為 22 時取得最大值,而標準普爾指數的譜分析曲線 30,頻率為 0.03333 時取得最大值,道瓊斯指數的譜分析曲線在周期率為 0.0625 時取得最大值。可見,與美國 GDP 指數的波動相比,道瓊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伍志文,周建軍;“股經背離”的存在性之爭及其實證檢驗[J];財經研究;2005年03期
2 王磊;王吉恒;張慧宇;;中國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相關性研究[J];當代經濟;2012年06期
3 蘇艷麗;莊新田;;中國股市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4 巴曙松;通過股市上揚促進經濟增長:幻象與遠景[J];當代財經;2002年01期
5 殷醒民,謝潔;中國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6 高大為,魏巍;經濟增長與股票市場的關系——來自中國的實證研究[J];工業(yè)技術經濟;2004年06期
7 鄭江淮,袁國良,胡志乾;中國轉型期股票市場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0年06期
8 郭琨;周煒星;成思危;;中國股市的經濟晴雨表作用——基于熱最優(yōu)路徑法的動態(tài)分析[J];管理科學學報;2012年01期
9 談儒勇;中國金融發(fā)展和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1999年10期
10 趙振全,薛豐慧;金融發(fā)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04年0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東;股權分置改革前后中國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比較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劉然;中國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6年
3 周匯燕;中國宏觀經濟周期與股市周期的比較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
2882761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ngjilunwen/zbyz/2882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