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廢棄油井影響的煤層瓦斯和硫化氫分布規(guī)律研究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圖1 掘進工作面H2S涌出位置關系
根據(jù)現(xiàn)場統(tǒng)計[8-9],雙馬煤礦自投產(chǎn)以來,已回采結束的Ⅰ0104102工作面、Ⅰ0104103工作面內或附近均無廢棄的石油井,工作面在掘進和回采期間,從未出現(xiàn)過H2S。采掘工作面首先出現(xiàn)H2S是在Ⅰ0104104工作面回風巷、Ⅰ0104105工作面回風巷、Ⅰ0104105工作面....
圖2 探測鉆孔布置示意
根據(jù)鉆孔氣體成分分析,鉆孔內CH4、H2S濃度較高,同時出現(xiàn)C2H6、CO等氣體,與石油井內主要氣體成分(CH4、C2H6、CO、H2S等)相同,進一步說明工作面H2S主要來源于廢棄油井,并且在廢棄油井影響區(qū)域一定范圍內富集。2油井與煤層位置關系及破壞形式分析
圖3 廢棄油井結構示意
根據(jù)相關研究資料,雙馬礦區(qū)范圍內的油井有勘探井也有生產(chǎn)井,都為垂直井。油井(含油層)深度一般在700~900m,部分油井深度在2000m以上,其套壓為24~27MPa,多為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五、六十年代施工,大部分調查出來的石油鉆孔只有坐標位置,封孔情況、下設套管情....
圖4 馬探31油井H2S濃度測試鉆孔布置
馬探31、馬探30廢棄油井均位于Ⅰ0104105工作面開采范圍內,至開切眼距離分別為376、836m。為了進一步分析廢棄油井影響范圍內H2S分布規(guī)律,在馬探31廢棄油井沿工作面走向前后100~150m內進行了H2S濃度的直接測試和取樣分析。在Ⅰ0104105工作面回風巷沿走向前....
本文編號:4056461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4056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