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碘循環(huán)制氫系統(tǒng)中蜂窩狀活性炭成型工藝研究及活性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5-06-23 23:38
對硫碘循環(huán)制氫系統(tǒng)中活性炭催化劑的成型工藝進行了研究,比較多種粘結劑后確定了羧甲基纖維素鈉作為粘結劑,考察了不同水粉比、焙燒溫度、粘結劑含量對成型效果的影響,同時對成型前后的活性炭催化劑進行活性測試,分析了不同形態(tài)活性炭催化分解HI的活性變化規(guī)律,結論可為硫碘循環(huán)制氫系統(tǒng)中成型活性炭工業(yè)化應用提供參考。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52169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圖1 HI分解催化劑活性評價實驗臺示意圖
催化劑活性試驗臺如圖1所示。催化劑放置于定制的石英管反應器中,由管式爐加熱。氫碘酸溶液由BT100-2J型蠕動泵(保定蘭格公司生產)勻速進料,經預熱段(120℃)加熱后成為碘化氫氣體,與80mL/min的吹掃氣N2一起進入石英管內。碘化氫氣體在反應器中受熱催化分解,反應后的氣....
圖2 焙燒溫度對催化劑強度的影響
表3焙燒溫度對催化劑成型性能的影響焙燒溫度/℃焙燒時間/h強度/MPa樣品表現形態(tài)30010.55良好35010.61良好40010.45良好45010.34樣品表面有明顯裂痕由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從300℃開始,隨著焙燒溫度的升高,催化....
圖3 粘結劑含量對催化劑強度的影響
基于前述實驗結果,本部分實驗以羧甲基纖維素鈉作為粘結劑,保持2∶1的水粉比,焙燒溫度為350℃,改變蜂窩狀催化劑中粘結劑的含量,分析不同粘結劑含量對催化劑強度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隨著粘結劑含量的提高,蜂窩狀活性炭強度增大,在粘結劑含量達到10%時,催化劑的....
圖4 催化劑形態(tài)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
基于2.1-2.4節(jié)的實驗結果,本文選取10%含量的羧甲基纖維素鈉作為粘結劑,水粉比為2∶1,焙燒溫度為350℃,分別利用4×4和7×7的孔板模具,制作出3.5cm×3.5cm×5cm的蜂窩狀活性炭。同時,將擠出機孔板改為條形孔板,制成5cm的條狀成型活性炭用以對比。....
本文編號:4052169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huagong/4052169.html
上一篇:N摻雜C包覆NaTaO 3 復合材料制備及其可見光催化性能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