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加天青石寶石及礦物學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7-08 22:12
本次研究的樣品來自馬達加斯加西北海岸Sakoany地區(qū),此地天青石儲量豐富,質量較好,是目前天青石主要產區(qū)之一。馬達加斯加天青石為海相沉積型硫酸鹽,產出形態(tài)以晶洞為主。本論文采集的實驗標本分為單晶體和晶洞,采用常規(guī)寶石學方法測試其寶石學特征,在此基礎上結合現(xiàn)代大型測試儀器如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拉曼光譜、紫外-可見光分光光譜、X射熒光光譜(XRF)、X射線衍射(XRD)、電子探針、掃描電鏡等方法,對天青石晶體的譜學特征、化學組成、結構特征等進行研究,并與其他產地天青石特征進行比對。常規(guī)寶石學測試結果表明,馬達加斯加天青石晶體自形程度高,常呈現(xiàn)暗藍中藍至無色,多色性較弱,整體透明度高,可見內部氣液包裹體,玻璃光澤。晶體習性呈板狀、柱狀及錐狀,常產于晶洞之中。折射率為1.619~1.637,雙折率0.018,相對密度3.90~3.94,顯微硬度計測試其硬度較低,摩氏硬度為3~3.5。紅外光譜測試表明馬達加斯加天青石在1208~1061 cm-1、1245和990 cm-1、642~611 cm-1、465 cm-1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56689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馬達加斯加地質略圖(據(jù)Ashwal,1997,略有修改)
成的前寒武紀結晶基底,西部三分之一由顯生宙火山巖及前寒武紀構造-巖漿-變質雜巖、晚古生代-中生代泥沙質碎代-新生代火山沉積巖系組成。中生代-新生代火山沉積巖的東西海岸,也分布在前寒武紀分布的局限盆地中。中生主要堆積在裂谷形成的火山沉積盆地中,巖石組合主要為中酸性火山巖和火山碎屑巖....
圖2-2Mahajanga盆地地理位置(引自mindat.org)
12圖2-2Mahajanga盆地地理位置(引自mindat.org)在裂谷初期,陸相二疊紀-三疊紀沉積物在這些盆地中積累(BoastandNairn,1982;WescottandDiggens,1997)。早在中侏羅世,海相條件就已在斷陷的部分地區(qū)形成。早白堊世....
圖2-3馬達加斯加西北部Mahajanga盆地晚白堊世和古新世地質圖
一直延伸到北部的Ampasindava半島。在盆地充填過程中活躍的sahondrala-lhopy地壘,劃分了相鄰兩個次盆地——西南Mitsinjo次盆地和東北Loza-Mahavavy次盆地的邊界(BoastandNairn,1982)。盆地邊緣的白堊紀演化受到海....
圖3-1馬達加斯加天青石樣品照片及外觀描述i
17(a.Y1晶體b.Y2晶體c.Y3晶體d.Y4晶體e.D1晶體f.D2晶體g.D3晶體h.晶洞JD1i.晶洞JD2)圖3-1馬達加斯加天青石樣品照片及外觀描述(測試地點: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寶石鑒定實驗室)Y1晶體透明....
本文編號:4056689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kuangye/40566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