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黏吸附型酸化緩速劑的合成及性能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5-06-26 01:59
為改善深度酸化效果,降低儲層二次傷害風險,合成了一種低黏吸附型酸化緩速劑。采用AM、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FLZ-1)、C-18、SSS 4種單體,通過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得到一種低黏且具有吸附作用的酸化緩速劑。通過單因素法篩選出最佳的合成條件,利用傅里葉紅外光譜儀和核磁共振波譜儀對產(chǎn)物的結構進行表征,結果與設計的結構相符。通過考察酸化緩速劑添加量對緩速酸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當緩速劑添加量質(zhì)量分數(shù)為0.7%時,緩速效果較好且具有較低的表觀黏度(10mPa·s以下),有利于酸液的注入與返排。并在75℃下對緩速劑與其他酸液常用助劑的配伍性進行評價,結果顯示配伍性良好,且各種助劑之間不影響各自的使用效果。排水采氣、X射線光電子能譜和掃描電鏡的結果表明,緩速劑在酸巖反應的過程中在巖石表面發(fā)生了吸附。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52970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圖1 酸巖反應示意圖
(1)H+由酸液中經(jīng)過傳質(zhì)到達巖石表面;(2)H+與巖石表面CaCO3、MgCO3發(fā)生反應并生成CO2、CaCl2、MgCl2等產(chǎn)物;
圖2 反應方程式
首先稱取一定量的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銨(DMDAAC-18)于三口燒瓶中,加入適量純水溶解,再稱取一定量的丙烯酰胺(AM)、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FLZ-1)以及對苯乙烯磺酸鈉(SSS),依次加入三口燒瓶中,攪拌至完全溶解。最后加入一定量的引發(fā)劑(V50)。將三口燒瓶放入一定溫....
圖3 單體添加量優(yōu)化
在聚合反應過程中,適當?shù)膯误w添加量能使反應單體達到最高反應程度,最大程度得到預期的產(chǎn)物,而且單體添加量太低,反應體系當中反應單體和引發(fā)劑所產(chǎn)生的活性自由基份數(shù)較低,活性自由基之間相互碰撞的概率較低,聚合反應不易發(fā)生,但單體添加量過高,反應體系中的活性自由基數(shù)目增多,自由基之間相互....
圖4 引發(fā)劑添加量優(yōu)化
選擇單體配比n(AM)∶n(FLZ-1)∶n(DMDAAC-18)∶n(SSS)=96∶2∶1.5∶0.5,單體質(zhì)量分數(shù)為30%,反應溫度為50℃,反應時間為5h,改變引發(fā)劑添加量,合成酸化緩速劑并按照SY/T5886—2012對緩速酸的緩速性能進行評價,實驗結果見圖4。引發(fā)劑....
本文編號:405297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405297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