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進型控制變量法的脈沖激光打孔研究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圖6 不同離焦量下通孔截面圖和通孔錐度變化圖。(a)-2.8mm;(b)-1.8mm;(c)0.8mm;(d)0mm;(e)0.8mm;(f)1.8mm;(g)2.8mm;(h)通孔錐度變化圖
圖6是不同離焦量條件下通孔的截面圖和通孔錐度的變化曲線。如圖6(h)所示,當離焦量為-0.8mm和0.8mm時,孔錐度較小,隨著離焦量絕對值的增加孔錐度隨之變大?椎慕孛鎴D按離焦量由小變大排列,將其與通孔錐度的變化曲線進行比較,可以得出,理論計算的通孔錐度變化規(guī)律與實際加工的通孔....
圖7 擴束比原理圖
圖8和圖9分別是不同離焦量條件下通孔出入口直徑的變化曲線和脈沖個數(shù)閾值的變化曲線。如圖8所示,入口直徑由大變小后趨于不變。理論上,擴束比越大,材料上表面的焦點光斑越小,入口直徑應該越小。而本實驗的結(jié)果是入口直徑在擴束比為3~6倍時趨于不變,這是氧氣的助燃效應造成的。擴束比越大,雖....
圖4 離焦量對通孔入口、出口直徑的影響
如圖5所示,脈沖個數(shù)閾值隨著離焦量的增加,先由大變小,再由小變大。當離焦量為0時,脈沖個數(shù)閾值最小,打孔效率最高;當離焦量為2.8mm時,脈沖個數(shù)閾值最大,打孔效率最低。圖5離焦量對通孔脈沖個數(shù)閾值的影響
圖5 離焦量對通孔脈沖個數(shù)閾值的影響
圖4離焦量對通孔入口、出口直徑的影響圖6是不同離焦量條件下通孔的截面圖和通孔錐度的變化曲線。如圖6(h)所示,當離焦量為-0.8mm和0.8mm時,孔錐度較小,隨著離焦量絕對值的增加孔錐度隨之變大?椎慕孛鎴D按離焦量由小變大排列,將其與通孔錐度的變化曲線進行比較,可以得出,理論....
本文編號:405387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wulilw/4053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