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添加對油松幼苗不同器官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δ 13 C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12-16 01:39
碳水化合物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產物。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是植物生長代謝過程中重要的能量供應物質,在植物的呼吸、生長和其它生理需求與光合作用不同步時提供碳的緩沖區(qū)。NSC的變化不僅反映同化物儲蓄和生長投資分配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而且進一步影響植物的生長和對環(huán)境變化的響應。全球氮(N)沉降對植物NSC含量的影響已成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目的是揭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平衡和物質循環(huán)對土壤有效N變化的響應機制,以此提出有參考價值的人工林培育和經營策略。本研究以一年生油松幼苗盆栽N添加實驗為基礎,設置4種氮添加水平(0、3、6、12 g N?m-2?a-1),將植物器官分為葉片、枝干、不同徑級(0-1mm、1-2mm、>2mm)根系5個器官,通過定期取樣和脈沖標記等方法研究了氮添加對油松幼苗不同器官NSC及其組分(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光合碳分配和碳水化合物中δ13C的影響過程和機制,主要結論如下:(1)高濃度的氮素添加(12 g N?m-2?a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陜西省
【文章頁數】: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和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本領域的研究現狀和進展
1.2.1 影響林木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的因素
1.2.2 氮添加影響林木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13C"> 1.2.3 氮添加影響林木光合碳分配和碳水化合物中δ13C
1.2.4 氮添加影響林木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在器官中的分配機制
第2章 研究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2.1.1 研究內容
2.1.2 技術路線
2.2 研究區(qū)概況
2.3 研究方法
2.3.1 盆栽氮添加試驗
2.3.2 脈沖標記試驗
2.3.3 樣品的采集及預處理
2.3.4 生理指標測定和計算
2.3.5 植物樣品可溶性糖、淀粉測定
2.3.6 土壤有機碳、全氮、全磷測定
13C)測定"> 2.3.7 穩(wěn)定碳同位素(δ13C)測定
2.3.8 數據處理和分析
第3章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生長的影響
3.1 結果與分析
3.1.1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苗高的影響
3.1.2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全株生物量的影響
3.1.3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生物量分配的影響
3.2 討論
3.3 小結
第4章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器官中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響
4.1 結果與分析
4.1.1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
4.1.2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各器官淀粉含量的影響
4.1.3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各器官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響
4.1.4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各器官可溶性糖/淀粉的影響
4.1.5 施氮對油松幼苗各器官NSC含量和可溶性糖/淀粉的影響
4.1.6 油松幼苗NSC含量及可溶性糖/淀粉影響因子分析
4.2 討論
4.3 小結
13C的影響">第5章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器官中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中δ13C的影響
5.1 結果與分析
5.1.1 不同氮添加水平下13C在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分配
13C的影響"> 5.1.2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各器官可溶性糖δ13C的影響
13C的影響"> 5.1.3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各器官淀粉δ13C的影響
13C的影響"> 5.1.4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各器官纖維素δ13C的影響
5.2 討論
5.3 小結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主要結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歷及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2919278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陜西省
【文章頁數】: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和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本領域的研究現狀和進展
1.2.1 影響林木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的因素
1.2.2 氮添加影響林木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13C"> 1.2.3 氮添加影響林木光合碳分配和碳水化合物中δ13C
1.2.4 氮添加影響林木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在器官中的分配機制
第2章 研究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2.1.1 研究內容
2.1.2 技術路線
2.2 研究區(qū)概況
2.3 研究方法
2.3.1 盆栽氮添加試驗
2.3.2 脈沖標記試驗
2.3.3 樣品的采集及預處理
2.3.4 生理指標測定和計算
2.3.5 植物樣品可溶性糖、淀粉測定
2.3.6 土壤有機碳、全氮、全磷測定
13C)測定"> 2.3.7 穩(wěn)定碳同位素(δ13C)測定
2.3.8 數據處理和分析
第3章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生長的影響
3.1 結果與分析
3.1.1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苗高的影響
3.1.2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全株生物量的影響
3.1.3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生物量分配的影響
3.2 討論
3.3 小結
第4章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器官中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響
4.1 結果與分析
4.1.1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
4.1.2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各器官淀粉含量的影響
4.1.3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各器官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響
4.1.4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各器官可溶性糖/淀粉的影響
4.1.5 施氮對油松幼苗各器官NSC含量和可溶性糖/淀粉的影響
4.1.6 油松幼苗NSC含量及可溶性糖/淀粉影響因子分析
4.2 討論
4.3 小結
13C的影響">第5章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器官中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中δ13C的影響
5.1 結果與分析
5.1.1 不同氮添加水平下13C在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分配
13C的影響"> 5.1.2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各器官可溶性糖δ13C的影響
13C的影響"> 5.1.3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各器官淀粉δ13C的影響
13C的影響"> 5.1.4 氮添加對油松幼苗各器官纖維素δ13C的影響
5.2 討論
5.3 小結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主要結論
6.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歷及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291927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nykjlw/lylw/29192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