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素水平和間隔模式下尾葉桉與降香黃檀的生長及生理特性
發(fā)布時間:2025-06-27 01:55
本研究以廣林9號尾葉桉(Eucalyptus uropylla)與降香黃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為試驗材料進行盆栽模擬試驗,采用根系分隔和氮肥水平控制技術對比分析不同氮素水平和間隔模式下的尾葉桉與降香黃檀植株生長、生理、根系形態(tài)、生物量累積及光合特性差異,探討間作體系中氮素競爭與互補機理,為改善桉樹人工林養(yǎng)分狀態(tài)及合理經(jīng)營模式提供有效支撐;明晰尾葉桉與降香黃檀種間促進作用的根際生態(tài)學機制,為尾葉桉混交林營造及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具體主要研究結(jié)果如下:(1)施氮顯著提高了尾葉桉與降香黃檀的地徑、株高、葉面積、比葉重及植株各部分的干生物量積累,隨著氮素水平的增加,尾葉桉與降香黃檀的根生物量分配比例顯著提高,尤其是在施6g氮素水平下的促進作用最為顯著。各氮肥水平的地徑、株高、比葉重及生物量都明顯高于未施肥即(對照組NO),其中尾葉桉在不隔模式的6g氮素水平下即(A3處理組)的各生長指標均高于網(wǎng)隔、膜隔模式,而降香黃檀則是在膜隔模式下的6g氮素水平下即(J9處理組)生長效果優(yōu)于未施肥即(對照組NO)和3g氮素水平,說明施加氮肥對尾葉桉與降香黃檀間作作用下植株生長具...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53618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研宄技術路線圖??Fig?1-1?Technique?routes?of?research??
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不同氣素水平和間隔模式下尾葉按與降香黃檀的生長及生理特性??1.3技術路線圖??/*\??
圖3-3不同處理對尾葉桉植株各部分生物量分配圖??Fig.?3-3?The?biomass?allocation?map?of?each?part?of?Eucalyptus?urophylla??
?不同藏素水平和間隔模式下尾葉按與降香黃檀的生長及生理特性??3.?3.?3尾葉桉植株各部分生物量分配分析??通過圖3-3得出,整個生長過程中尾葉桉植株的生物量分配總體表現(xiàn)為葉>莖>根>??枝,葉生物量所占比例約為35%左右,莖生物量分配比例高在25%-40%的范圍內(nèi)波動,??而....
本文編號:405361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nykjlw/lylw/40536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