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知覺視角下道德訴求方式如何提升勸捐效果
發(fā)布時間:2024-12-22 04:22
如何有效地引導(dǎo)個體"慷慨解囊"一直是理論和實踐都關(guān)注的熱點。基于道德基礎(chǔ)理論和刻板印象內(nèi)容模型,研究考察了在不同社會知覺(溫暖型vs.能力型)的勸捐主體中,兩種道德訴求方式(個體人道訴求vs.群體規(guī)范訴求)對勸捐效果的影響及其內(nèi)在機制。3個實驗的結(jié)果顯示:溫暖型(能力型)勸捐主體與個體人道訴求(群體規(guī)范訴求)更為契合,更有利于提升勸捐效果;溫暖型勸捐主體進行個體人道訴求主要通過喚起個體的自我效能而提升勸捐效果,而能力型勸捐主體進行群體規(guī)范訴求則主要通過增強個體的反應(yīng)效能而提升勸捐效果。
【文章頁數(shù)】:12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19430
【文章頁數(shù)】:12 頁
【部分圖文】:
圖1 道德訴求方式與勸捐主體類型對捐贈意愿的交互影響(實驗1)
以捐贈意愿為因變量的方差分析表明,道德訴求方式(F(2,231)=1.05,p=0.35)和勸捐主體類型(F(1,231)=1.39,p=0.24)的主效應(yīng)不顯著,而道德訴求方式與勸捐主體類型的交互作用顯著,F(2,231)=7.67,p=0.001,η2=0.06。具體而言,對....
本文編號:401943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019430.html
上一篇:社會主義價值及其在我國實現(xiàn)的基本途徑研究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