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微觀透視——論赫勒的碎片化歷史哲學
本文關鍵詞:歷史的微觀透視——論赫勒的碎片化歷史哲學
更多相關文章: 赫勒 歷史哲學 碎片化 后現(xiàn)代 微觀視域 布達佩斯學派
【摘要】:赫勒晚期所提出的碎片化歷史哲學從微觀層面分析和描述了在碎片化的(后)現(xiàn)代時代中男男女女應具有的一種經(jīng)過反思的歷史意識。這種歷史意識必須意識到傳統(tǒng)歷史宏大敘事的非法性并給予積極的批判。歷史不再是超級主體的歷史,而成為個體的歷史,因而也是我們社團(主體間性)的歷史;真理必須是與個人相關的,因而也是與人的整體生存相關的,這樣的真理才能是歷史的;碎片化的歷史仍保留著某種意義,即作為社團精神的絕對精神?梢哉f,赫勒的歷史哲學是一種文化哲學,一種倫理學,它講述破碎時代個體如何保持完整。
【作者單位】: 哈爾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鍵詞】: 赫勒 歷史哲學 碎片化 后現(xiàn)代 微觀視域 布達佩斯學派
【基金】: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項項目“歷史唯物主義闡釋中的后現(xiàn)代歷史觀批判”(13D025) 黑龍江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異化理論與馬克思思想的歷史目的之維”(12542053)
【分類號】:K01
【正文快照】: 歷史與人在生存論層面具有本源關系。人通過自身的超越性活動創(chuàng)造、塑造、改造著歷史,歷史又通過習俗、傳統(tǒng)、遺跡等影響和塑造著人。人注定是歷史性的存在,歷史也必定是人的歷史。人無法回避歷史,需要直面、進入并把握歷史,以便超越與實現(xiàn)。然而無論是人們未加反思的直觀把握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振中;社會歷史哲學奠基人伊本·赫勒敦[J];回族研究;2004年01期
2 顏巖;;激進需要與激進烏托邦——赫勒人類需要理論評析[J];哲學動態(tài);2009年09期
3 馮杰文;;19世紀以來伊本·赫勒敦社會歷史哲學思想研究綜述[J];西亞非洲;2012年02期
4 馮杰文;王淑娟;;傳承與開新——伊本·赫勒敦“文化科學”理論的突出貢獻[J];回族研究;2012年01期
5 任愛玲;;論阿格妮絲·赫勒的“個體”思想[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6 李偉;;阿格尼斯·赫勒的理論追求[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7年08期
7 王秀敏;;阿格妮絲·赫勒的生存選擇理論及當代意義[J];世界哲學;2010年02期
8 劉杰;;日常生活理論研究的獨特視角——評李霞的《個性化的日常生活如何可能——赫勒日常生活理論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2年02期
9 何寶峰;;現(xiàn)代社會的兩個終極價值:自由和生命[J];前沿;2012年17期
10 李振中;阿拉伯哲學家——伊本·赫勒敦[J];阿拉伯世界;1984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記者 李含;丹麥首相赫勒·托寧—施密特訪問清華[N];新清華;2014年
2 編譯 黃娟;測試健康 用人體電流[N];北京科技報;2004年
3 田 地;茸毛細胞“喚醒”聾人聽力[N];大眾科技報;2004年
4 王宏偉;列支敦士登第一套郵票[N];中國集郵報;2012年
5 ;干渴大陸的“夢魘”[N];中國氣象報;2000年
6 韓墨;是否禁槍?美最高法院“歷史性”聽證[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帥倩;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魏亞然;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研究[D];山西大學;2014年
2 李響;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3 秦哲;論赫勒的人類需要理論[D];黑龍江大學;2013年
4 李央;阿格妮絲·赫勒的交往理論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5 馬冰玉;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年
6 楊明月;阿格妮絲·赫勒日常生活異化及批判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7 薛冬梅;意義生活:現(xiàn)代日常生活的至上追尋[D];華僑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95616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sxll/956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