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對華強硬政策背后的聲譽動機分析——以中印邊界問題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5-05-04 17:13
文章聚焦印度對華強硬政策背后的非物質性動機,從國家聲譽視角出發(fā),引入觀眾成本和議價能力兩個干預變量搭建起國家聲譽動機作用于印度外交政策行為的理論分析框架。通過檢驗1962年"中印邊界戰(zhàn)爭"、2017年"洞朗對峙"以及2020年"加勒萬河谷邊境沖突"三個案例后發(fā)現(xiàn),正是由于印度國內存在高昂的觀眾成本,而邊界議價能力又弱于中國,所以導致其在邊界問題上頻頻展示強硬態(tài)度,維護國家聲譽的意愿異常強烈。文章認為,基于維護國家聲譽的考慮,印度與中國在邊界問題上將會經歷長期的博弈,需對印度對華政策進行持續(xù)關注。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與理論分析框架
(一)國家聲譽的概念界定
(二)理論分析框架
三、案例檢驗:印度在中印邊界問題上對華示強的聲譽動機
(一)1962年“中印邊界戰(zhàn)爭”
(二)2017年“洞朗對峙”
(三)2020年“加勒萬河谷邊境沖突”
本文編號:4042667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與理論分析框架
(一)國家聲譽的概念界定
(二)理論分析框架
三、案例檢驗:印度在中印邊界問題上對華示強的聲譽動機
(一)1962年“中印邊界戰(zhàn)爭”
(二)2017年“洞朗對峙”
(三)2020年“加勒萬河谷邊境沖突”
本文編號:4042667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waijiao/40426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