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集經(jīng)》及其菩薩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6 01:01
《六度集經(jīng)》是流傳中國最早的佛本生故事合集,據(jù)湯用彤、釋印順等人的考察,它并不是從梵文或胡文等其他語言的佛典文獻翻譯而來,而是康僧會自己對眾多本生故事的集成。結(jié)合康僧會的思想特色,《六度集經(jīng)》也帶上了濃郁的儒家文化色彩,其在后世流傳過程中,經(jīng)歷過至少兩次刪改、重編,最后在隋唐時期形成定本,流傳至今。通過對《出三藏記集》、《經(jīng)律異相》、《開元釋教錄》、《法苑珠林》的考察,可發(fā)現(xiàn)梁代以至隋唐,《六度集經(jīng)》中半數(shù)以上的經(jīng)本都曾單獨抄出流行,可見《六度集經(jīng)》影響之深、流傳之廣。另外還發(fā)現(xiàn)原編本《六度集經(jīng)》中的《忠心正行經(jīng)》和《惒黑王因母疾悟道大行惠施一》在后來流傳的過程中被刪去了,且現(xiàn)存本《六度集經(jīng)》中,至少有13部經(jīng)是后來收入的,原編本中應(yīng)當(dāng)不存!读燃(jīng)》中的菩薩思想主要結(jié)合佛教“六度”來講,除此之外還有慈悲觀念、發(fā)愿、授記、多佛多菩薩等思想的體現(xiàn)。從《六度集經(jīng)》的文本特色來看,它還明顯融合了儒家“仁”、“孝”等傳統(tǒng)思想。中國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六度集經(jīng)》是早期大乘佛教時期產(chǎn)生的本生故事文本,時間上處于佛教從部派到大乘的轉(zhuǎn)化階段。于此時期形成的《六度集經(jīng)》,與中國佛教大乘菩薩思想必然有...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xué)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六度集經(jīng)》的產(chǎn)生背景、流傳與特色
第一節(jié) 《六度集經(jīng)》的產(chǎn)生背景
一、編譯者康僧會
二、康僧會與吳地佛教的初傳
第二節(jié) 《六度集經(jīng)》在晉宋至隋唐時期的流傳
一、晉宋至梁時期《六度集經(jīng)》的流傳
二、梁至隋唐時期《六度集經(jīng)》的流傳
第三節(jié) 《六度集經(jīng)》的特色
一、《六度集經(jīng)》的體例變化
二、《六度集經(jīng)》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融合
第二章 《六度集經(jīng)》中的菩薩思想
第一節(jié) 《六度集經(jīng)》中的菩薩形象
一、“王臣”形象
二、“旁生”形象
三、“宗教師”形象
第二節(jié) 《六度集經(jīng)》的“六度”菩薩行
一、布施度無極
二、戒度無極
三、忍辱度無極
四、精進度無極
五、禪度無極
六、明度無極
第三節(jié) 《六度集經(jīng)》中慈悲觀念
第三章 《六度集經(jīng)》在中國的發(fā)展與影響
第一節(jié) 《六度集經(jīng)》與中國佛教大乘菩薩思想的交融
一、《六度集經(jīng)》中大乘菩薩思想的萌芽
二、《六度集經(jīng)》中的大乘菩薩故事原型
第二節(jié) 《六度集經(jīng)》與佛經(jīng)的中國化改造
一、《六度集經(jīng)》內(nèi)容的中國化特征
二、佛經(jīng)內(nèi)容中國化對佛教在中國傳播的促進作用
結(jié)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xué)位期間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2919223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xué)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六度集經(jīng)》的產(chǎn)生背景、流傳與特色
第一節(jié) 《六度集經(jīng)》的產(chǎn)生背景
一、編譯者康僧會
二、康僧會與吳地佛教的初傳
第二節(jié) 《六度集經(jīng)》在晉宋至隋唐時期的流傳
一、晉宋至梁時期《六度集經(jīng)》的流傳
二、梁至隋唐時期《六度集經(jīng)》的流傳
第三節(jié) 《六度集經(jīng)》的特色
一、《六度集經(jīng)》的體例變化
二、《六度集經(jīng)》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融合
第二章 《六度集經(jīng)》中的菩薩思想
第一節(jié) 《六度集經(jīng)》中的菩薩形象
一、“王臣”形象
二、“旁生”形象
三、“宗教師”形象
第二節(jié) 《六度集經(jīng)》的“六度”菩薩行
一、布施度無極
二、戒度無極
三、忍辱度無極
四、精進度無極
五、禪度無極
六、明度無極
第三節(jié) 《六度集經(jīng)》中慈悲觀念
第三章 《六度集經(jīng)》在中國的發(fā)展與影響
第一節(jié) 《六度集經(jīng)》與中國佛教大乘菩薩思想的交融
一、《六度集經(jīng)》中大乘菩薩思想的萌芽
二、《六度集經(jīng)》中的大乘菩薩故事原型
第二節(jié) 《六度集經(jīng)》與佛經(jīng)的中國化改造
一、《六度集經(jīng)》內(nèi)容的中國化特征
二、佛經(jīng)內(nèi)容中國化對佛教在中國傳播的促進作用
結(jié)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xué)位期間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2919223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jlw/2919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