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宗教論文 >

信行三階教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0 17:33

  本文關鍵詞:信行三階教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信行 三階教 普法 無盡藏


【摘要】:大乘佛教將佛教分為“正法”、“像法”、“末法”三個階段,“正法”時期修持一乘佛法,“像法”時期修持三乘佛法,信行根據佛教觀點“末法”時代所描述的情景,結合現實生活中眾生貪念、私欲起、到處可見偷盜、打罵、僧人破戒等現象,認為現代社會即為“末法”時代,應有一個專門的佛法才能拯救佛教、拯救眾生,也就是變“末法”于“正法”。三階教的建立主要是在信行的“末法”思想影響下建立發(fā)展起來的,此佛法也就是三階佛法,普信一切佛法,廣泛吸收諸經內容,注重實踐,提倡苦修。由于三階教思想與實踐與傳統佛教、中國文化產生摩擦,自產生之初就被視為異端邪說,對于為什么只有三階佛法能夠救佛救世,筆者通過對信行及其三階教進行一系列的理論與實踐方面的研究來闡述這個原因。 本文主要通過三階教的著作,包括《信行殘文》、《三階佛法》、《無盡藏略法》、《三階佛教密記》、《七階佛名》等等,對信行及其三階教產生的時代背景、文化思想背景、形成和發(fā)展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以及三階教的興亡原因及歷史意義進行了綜合的探討。全文研究思路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三階教創(chuàng)始人的生平及其思想,主要分析了信行的一生及其著作、三階教形成的思想和時代背景,對三階教的思想背景與大乘佛教進行了一個全面的分析與比較。通過這章的研究,深刻認識到創(chuàng)始人的生活歷程、思想形成,這些都是三階教產生的一個直接因素,因而對本文研究三階教的形成和發(fā)展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使筆者對三階教的了解更加流暢透徹。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三階教的佛法理論,一個教派得以長久流傳,離不開其佛法經典,本章主要對三階教的佛法理論進行透徹的分析,參考資料主要來自于三階教教義的原本專著。首先闡明了佛法理論的“七法”,后再引出理論的核心部分“普法“八法,通過對佛法理論的探討,使我們對三階教的緣由、思想、觀點更加清晰。 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三階教的實踐基礎,這部分筆者首先介紹了三階教的實踐方式,進而深入說明最主要的兩種實踐方式,一種是“無盡藏行”、一種是“七階禮懺”,這兩種實踐方式是當時社會下影響比較大,比較廣的。也更能體現與三階教的佛法理論相呼應。 結尾部分:進行了一個整體的評析,從三階教的發(fā)展歷程并結合信行的一生來道出三階教的發(fā)展過程中的興與衰,并從客觀角度對三階教的歷史作用貢獻及其現代意義做了一個闡述。
【關鍵詞】:信行 三階教 普法 無盡藏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B948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錄7-8
  • 引言8-11
  • 第一章 信行三階教的形成11-26
  • 1.1 信行生平及其著作11-14
  • 1.2 三階教產生的背景14-26
  • 1.2.1 什么是三階教15-16
  • 1.2.2 三階教產生的時代背景16-18
  • 1.2.3 三階教產生的思想背景18-26
  • 第二章 三階教的教理和教義26-35
  • 2.1 三階教整體理論——出世道之“七法”26-30
  • 2.2 三階教核心理論——“普法”八法30-35
  • 第三章 三階教的修行方法35-43
  • 3.1 無盡藏行35-39
  • 3.2 普禮儀式的“七階禮懺”39-43
  • 第四章 三階教的歷史貢獻和社會意義43-46
  • 結束語46-47
  • 參考文獻47-48
  • 致謝48-49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4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釋悟凡;;話說四依法[J];佛教文化;2010年03期

2 潘懿;;三寶錢說[J];中華文化畫報;2011年06期

3 ;“世界”一詞的由來[J];黨政論壇(干部文摘);2011年07期

4 巴臥·祖拉陳瓦;周潤年;;《賢者喜宴——噶瑪噶倉》譯注(二)[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5 釋戒毓;;從清規(guī)中看禪寺吃茶的意義與作用[J];佛教文化;2010年01期

6 釋惟賢;;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J];佛教文化;2010年02期

7 歐陽鎮(zhèn);;虛云善巧用佛法于世法的智慧[J];佛教文化;2010年02期

8 正根;;我對茶道的領悟和心得[J];佛教文化;2010年03期

9 釋惟賢;;佛法是世界之光[J];佛教文化;2010年04期

10 星云大師;;星云禪話(六八)[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逸鴻;;佛法智慧在藝術教育中的運用[A];全球化下的佛教與民族——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釋惠謙;;佛法、科學與生命科學[A];佛教生死哲學與生命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9年

3 李翎;;皇唐三階大德禪師造像碑[A];全球化下的佛教與民族——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高原;;“智識”的科學與“真如”的佛法——太虛大師科學思想探析[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5 謝金良;;歐陽漸“佛法非宗教非哲學”思想衍論[A];中國哲學史學會2004年年會暨中國傳統哲學當代價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

本文編號:82567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zjlw/82567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fa7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