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戲曲作品版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6-26 04:50
本文主要對李玉現(xiàn)存于世的戲曲作品進行版本分析,重點分析《一捧雪》《人獸關》《永團圓》《占花魁》《眉山秀》《太平錢》六部作品中的新版本!兑慌跹贰度双F關》新發(fā)現(xiàn)的版本為王孝慈過錄本,《占花魁》新發(fā)現(xiàn)的版本為許之衡抄本,《眉山秀》新發(fā)現(xiàn)的版本為怡慶堂抄本,《太平錢》新發(fā)現(xiàn)的版本為陳嘉樑抄本和許之衡抄本。本文主要運用版本比較法,對六部作品的新舊版本進行全面分析,依據對比結果,了解各個版本的價值。論文正文部分主要分為四個章節(jié):第一章主要分析李玉戲曲作品中時事劇的版本。該章節(jié)重點分析《人獸關》《永團圓》《清忠譜》三部作品的版本情況!度双F關》首先分析了各個版本的版本特征,繼而介紹其缺損情況。其次分析了王孝慈過錄本、清乾隆刻本與明崇禎刊本在目次、宮調、曲文、科介、腳色、情節(jié)六方面的不同!队缊F圓》首先分析各個版本的版本特征,其次分析各個版本的缺損情況,進而分析清初刻本與明崇禎刊本相互補充的具體情況,而后將明末清初墨憨齋本與明崇禎刊本進行比較,著重分析二者在目次、宮調、曲文、科介、腳色、情節(jié)六方面的差異!肚逯易V》首先介紹各個版本的版本特征,繼而通過版本的缺損情況判斷其留存現(xiàn)狀及版本價值。第二章主要...
【文章頁數】:1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緣由
1.2 研究成果概述
1.2.1 全本作品版本考證
1.2.2 殘本作品版本考證
1.2.3 存疑曲目作者考證
1.3 研究目的及意義
2 時事劇版本分析
2.1 《人獸關》版本分析
2.1.1 明崇禎刊本
2.1.2 清初刻本
2.1.3 清乾隆刻本
2.1.4 王孝慈過錄本
2.2 《永團圓》版本分析
2.2.1 明崇禎刊本
2.2.2 清初刻本
2.2.3 明末清初墨憨齋本
2.3 《清忠譜》版本分析
2.3.1 清順治刊本
2.3.2 清霜英堂刻本
2.3.3 清樹滋堂刻本
2.4 其他作品版本分析
2.4.1 《兩須眉》版本
2.4.2 《萬里圓》版本
3 風情劇版本分析
3.1 《占花魁》版本分析
3.1.1 明崇禎刊本
3.1.2 清初萃錦堂刻本
3.1.3 清初刻本
3.1.4 清乾隆刻本
3.1.5 許之衡抄本
3.2 《眉山秀》版本分析
3.2.1 清順治刊本
3.2.2 清初刻本
3.2.3 清刻本
3.2.4 怡慶堂抄本
3.3 《太平錢》版本分析
3.3.1 舊抄本
3.3.2 清抄本
3.3.3 許之衡抄本
3.3.4 陳嘉樑抄本
3.3.5 陳抄本、許抄本與舊抄本比較
4 歷史劇版本分析
4.1 《一捧雪》版本分析
4.1.1 明崇禎刊本
4.1.2 清初刻本
4.1.3 清乾隆刻本
4.1.4 王孝慈過錄本
4.1.5 清刻本
4.1.6 清石印本
4.2 其他作品版本簡介
4.2.1 《昊天塔》版本
4.2.2 《七國傳》版本
4.2.3 《麒麟閣》版本
4.2.4 《牛頭山》版本
4.2.5 《一品爵》版本
4.2.6 《風云會》版本
4.2.7 《五高風》版本
5 李玉戲曲作品的選本與舞臺演出本
5.1 戲曲文本多樣化
5.2 舞臺表演地域化
5.3 戲曲演員專業(yè)化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千忠錄》版本分析
附錄二 李玉戲曲作品國家圖書館收藏情況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53186
【文章頁數】:1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緣由
1.2 研究成果概述
1.2.1 全本作品版本考證
1.2.2 殘本作品版本考證
1.2.3 存疑曲目作者考證
1.3 研究目的及意義
2 時事劇版本分析
2.1 《人獸關》版本分析
2.1.1 明崇禎刊本
2.1.2 清初刻本
2.1.3 清乾隆刻本
2.1.4 王孝慈過錄本
2.2 《永團圓》版本分析
2.2.1 明崇禎刊本
2.2.2 清初刻本
2.2.3 明末清初墨憨齋本
2.3 《清忠譜》版本分析
2.3.1 清順治刊本
2.3.2 清霜英堂刻本
2.3.3 清樹滋堂刻本
2.4 其他作品版本分析
2.4.1 《兩須眉》版本
2.4.2 《萬里圓》版本
3 風情劇版本分析
3.1 《占花魁》版本分析
3.1.1 明崇禎刊本
3.1.2 清初萃錦堂刻本
3.1.3 清初刻本
3.1.4 清乾隆刻本
3.1.5 許之衡抄本
3.2 《眉山秀》版本分析
3.2.1 清順治刊本
3.2.2 清初刻本
3.2.3 清刻本
3.2.4 怡慶堂抄本
3.3 《太平錢》版本分析
3.3.1 舊抄本
3.3.2 清抄本
3.3.3 許之衡抄本
3.3.4 陳嘉樑抄本
3.3.5 陳抄本、許抄本與舊抄本比較
4 歷史劇版本分析
4.1 《一捧雪》版本分析
4.1.1 明崇禎刊本
4.1.2 清初刻本
4.1.3 清乾隆刻本
4.1.4 王孝慈過錄本
4.1.5 清刻本
4.1.6 清石印本
4.2 其他作品版本簡介
4.2.1 《昊天塔》版本
4.2.2 《七國傳》版本
4.2.3 《麒麟閣》版本
4.2.4 《牛頭山》版本
4.2.5 《一品爵》版本
4.2.6 《風云會》版本
4.2.7 《五高風》版本
5 李玉戲曲作品的選本與舞臺演出本
5.1 戲曲文本多樣化
5.2 舞臺表演地域化
5.3 戲曲演員專業(yè)化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千忠錄》版本分析
附錄二 李玉戲曲作品國家圖書館收藏情況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5318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tushudanganlunwen/405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