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清華簡與先秦美學之“貴中”精神
發(fā)布時間:2025-04-27 00:40
"中"歷來被認為是儒家美學的重要觀念和范疇之一,以此為基礎形成的"中庸""中和""中正"等概念,彰顯著儒家美學崇尚中正平和、不偏不倚、溫柔敦厚的"貴中"精神。隨著戰(zhàn)國竹簡文獻的發(fā)現與問世,"中"觀念的來龍去脈、價值影響得以更加明確與清晰,即尚"中"、貴"中"是中華民族具有的一種觀念,在"前"儒家時期就已出現,儒家美學是對這種觀念的傳承、發(fā)展與拓展。它以甲骨文、金文之"中"為源頭活水,至遲在春秋中期形成了技藝、情感合于"中"的觀念。春秋末期,孔子將"中"吸收進他的思想中,開始成為儒家美學的重要內容。戰(zhàn)國時期,《中庸》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中",提出了人的舉手投足、思想情感須符合"中庸""中和"的標準,這樣才能進入集真善美為一體的"天人合一"境界。這種以甲骨文、金文之"中"為源頭活水,經春秋時期的發(fā)展,最后積淀于儒家美學中的"貴中"精神,對后世儒家美學乃至整個中國美學產生了巨大影響。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一 “度至于極”:清華簡《命訓》中的“中”觀念
二 “敬哉!勿淫!”:清華簡《保訓》中的“中”思想
三 “從容中道”:先秦儒家美學之“貴中”精神
四 結語
本文編號:4041614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一 “度至于極”:清華簡《命訓》中的“中”觀念
二 “敬哉!勿淫!”:清華簡《保訓》中的“中”思想
三 “從容中道”:先秦儒家美學之“貴中”精神
四 結語
本文編號:404161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meixuelunwen/404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