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湖縣蒙古族樂器托布秀爾傳承現(xiàn)狀的調察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14 00:52
【摘要】:托布秀爾,亦稱“托布舒爾”,是新疆衛(wèi)拉特蒙古族獨具特色且具有代表性的弦鳴類彈撥樂器,素有“蒙古族音樂活化石”之稱。主要流傳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它是我國北方游牧民族木質短頸撥弦樂器的后裔,并以其獨有的魅力承載著衛(wèi)拉特蒙古族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在新疆衛(wèi)拉特蒙古族音樂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有重要的意義。 博湖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縣,保留了一大批歷史悠久且具有文化價值的原生態(tài)民族民間藝術,由于該地區(qū)流傳的托布秀爾具有代表性,,因此博湖縣托布秀爾于2007年被列入自治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批準在博湖縣建立新疆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本文以托布秀爾的共生地博湖縣的歷史文化為背景,傳承脈絡為線索。綜合運用民族音樂學、人類學、樂器學等學科的理論和研究方法,結合實地田野調查獲得的資料,對新疆蒙古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和聚會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樂器托布秀爾的名稱、歷史、形制、制作、改良、實地場合應用、生存現(xiàn)狀和傳承方式做客觀、細致的調查研究。 全文分為五個部分,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部分緒論,提出本文的研究緣起、現(xiàn)狀、方法、目的及意義。 第二部分主要從地理人口、自然環(huán)境、族緣歷史沿革、生產方式、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概述了博湖縣托布秀爾生存的歷史文化背景。 第三部分主要從托布秀爾的名稱辨析及歷史淵源、博湖縣托布秀爾的研究(形制、制作、改良、演奏方法與技巧)、博湖縣托布秀爾音樂的研究(表演形式和演奏曲目、演奏樂曲的特點、實地場合應用調查分析)等方面對博湖縣托布秀爾進行敘述和研究。 第四部分主要從博湖縣托布秀爾傳承方式、傳承特點及托布秀爾得以傳承的原因等三個方面闡述了博湖縣托布秀爾的傳承現(xiàn)狀。 第五部分主要從博湖縣托布秀爾所處自然環(huán)境、傳承人、教育傳承、口傳心授傳承特點及豐富的旅游資源促進民俗發(fā)展等五個方面對博湖縣托布秀爾的傳承引發(fā)思考。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J607
本文編號:2586865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J60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莎;樂器學的研究對象及研究課題[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2 劉富琳;中國傳統(tǒng)音樂“口傳心授”的傳承特征[J];音樂研究;1999年02期
3 烏蘭杰;北方草原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交流中的整合現(xiàn)象[J];音樂研究;2002年01期
4 史朝;文化的傳承和斷裂——文化領域中的中國老人與兒童[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5 烏蘭杰;蒙古族音樂歷史軌跡初探[J];民族藝術;1996年02期
6 侯菲;;飄揚在草原上空的托布秀爾琴聲[J];絲綢之路;2009年05期
7 陳婷婷;;清代乾隆年間官修文獻中西域準噶爾部與回部樂器狀況[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8 周菁葆;;西蒙古音樂舞蹈[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9 趙塔里木;;新疆蒙古族地區(qū)的代表性樂器——托不舒爾[J];樂器;1988年06期
10 劉桂英;蒙古族樂器[J];樂器;1999年01期
本文編號:258686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musictheory/2586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