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奏曲《百鳥朝鳳》 ——手風琴版本與嗩吶版本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5-29 02:30
《百鳥朝鳳》為一首嗩吶曲廣泛流傳于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經(jīng)過多次的加工與改編,形成了我們現(xiàn)在所熟知的版本,F(xiàn)今的《百鳥朝鳳》縮短了演奏時間,旋律優(yōu)美,段落邏輯合理,音樂整體層次感增強,樂曲的藝術(shù)性、趣味性及表現(xiàn)力更強。上世紀60年代起,手風琴在我國逐漸普及與流行,先后出現(xiàn)了很多民族音樂改編的手風琴曲,手風琴版本的《百鳥朝鳳》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以手風琴版本與嗩吶版本的獨奏曲《百鳥朝鳳》為主體研究對象,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研究:第一、通過對手風琴版本與嗩吶版本的作曲家與作品的學習和研究,了解作曲家以及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與改編的經(jīng)過;第二、通過對手風琴版本與嗩吶版本進行音樂分析,了解兩個版本在段落分布以及調(diào)式調(diào)性上的異同。并且對于部分段落進行譜面分析,得到譜面層面上兩個版本的異同;第三、筆者以本人手風琴版本演奏實踐為主,論述了筆者在演奏此曲時所遇到的重點難點等,以及實際演奏分析。以期為后人對于此曲的學習與演奏提供一些實際的演奏參考。
【文章頁數(shù)】:3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背景及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百鳥朝鳳》概述
第一節(jié) 手風琴版本作曲家及作品介紹
第二節(jié) 嗩吶版本作曲家及作品介紹
第二章 手風琴版本與嗩吶版本對比研究
第一節(jié) 音樂分析
第二節(jié) 譜面分析
第三章 手風琴版本《百鳥朝鳳》的演奏實踐分析
第一節(jié) 演奏重難點
一、民族樂器的模仿
二、鳥鳴的演繹
三、手風琴技巧的運用
第二節(jié) 演奏實踐分析
一、風箱的運用
二、變音器的運用
三、觸鍵方式
四、傳統(tǒng)低音與自由低音系統(tǒng)的運用
第三節(jié) 作品演奏時民族音樂特色的把握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48582
【文章頁數(shù)】:3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背景及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百鳥朝鳳》概述
第一節(jié) 手風琴版本作曲家及作品介紹
第二節(jié) 嗩吶版本作曲家及作品介紹
第二章 手風琴版本與嗩吶版本對比研究
第一節(jié) 音樂分析
第二節(jié) 譜面分析
第三章 手風琴版本《百鳥朝鳳》的演奏實踐分析
第一節(jié) 演奏重難點
一、民族樂器的模仿
二、鳥鳴的演繹
三、手風琴技巧的運用
第二節(jié) 演奏實踐分析
一、風箱的運用
二、變音器的運用
三、觸鍵方式
四、傳統(tǒng)低音與自由低音系統(tǒng)的運用
第三節(jié) 作品演奏時民族音樂特色的把握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4858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qiyueyz/4048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