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碑帖雙重取法的角度看吳讓之篆書的藝術(shù)特色
發(fā)布時間:2024-06-03 02:49
吳讓之是清代杰出的書法家,他尤其擅長篆書和篆刻。吳讓之受鄧石如的啟發(fā)與影響,取法“碑學”用筆于篆書創(chuàng)作中,并且又在此基礎(chǔ)上摻雜“帖學”審美趣味于其中,這使得他的篆書最終形成了有別于鄧石如的圓潤秀美、活潑靈動的風格面貌。吳讓之是“鄧派”篆書的集大成者,并且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清代后來的“鄧派”篆書家如趙之謙、吳昌碩等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他的影響。本文主要從吳讓之的書學淵源、吳讓之篆書對“碑學”的取法、吳讓之篆書對“帖學”的取法這三個方面來多角度、多層次地論述吳讓之篆書的藝術(shù)特色及其得以形成的原因。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88057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乙瑛碑》
遼寧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9圖2.1《乙瑛碑》圖2.2吳讓之臨《乙瑛碑》《史晨碑》(圖2.3)是漢隸中方整平正一路的典型代表。此碑中斂而四面呈拓張之勢,波挑分明且呈方棱之狀,筆致古樸自然!妒烦勘返耐瞥缯呱醵啵绻诓驮凇督鹗贰酚谩胺址◤蜖栄懦荨眮碣澴u此碑,并且他稱此碑是....
圖2.2吳讓之臨《乙瑛碑》
遼寧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9圖2.1《乙瑛碑》圖2.2吳讓之臨《乙瑛碑》《史晨碑》(圖2.3)是漢隸中方整平正一路的典型代表。此碑中斂而四面呈拓張之勢,波挑分明且呈方棱之狀,筆致古樸自然。《史晨碑》的推崇者甚多,例如郭宗昌就在《金石史》用“分法復爾雅超逸”來贊譽此碑,并且他稱此碑是....
圖2.3《史晨碑》《禮器碑》(圖2.5)頗受吳讓之喜
遼寧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9圖2.1《乙瑛碑》圖2.2吳讓之臨《乙瑛碑》《史晨碑》(圖2.3)是漢隸中方整平正一路的典型代表。此碑中斂而四面呈拓張之勢,波挑分明且呈方棱之狀,筆致古樸自然!妒烦勘返耐瞥缯呱醵,例如郭宗昌就在《金石史》用“分法復爾雅超逸”來贊譽此碑,并且他稱此碑是....
圖2.4吳讓之臨《史晨碑》喜愛
遼寧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9圖2.1《乙瑛碑》圖2.2吳讓之臨《乙瑛碑》《史晨碑》(圖2.3)是漢隸中方整平正一路的典型代表。此碑中斂而四面呈拓張之勢,波挑分明且呈方棱之狀,筆致古樸自然。《史晨碑》的推崇者甚多,例如郭宗昌就在《金石史》用“分法復爾雅超逸”來贊譽此碑,并且他稱此碑是....
本文編號:3988057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shufayishu/3988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