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贄與蘇軾奏議比較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I206.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文蕾;;《聊齋志異》俠義主題論[J];蒲松齡研究;2009年04期
2 趙愛華;;千載黃粱夢,悠悠文士心——從“黃粱夢”故事看封建時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齡研究;2011年02期
3 馬予超,張家合;《文心雕龍·章句》的虛詞觀及其影響[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4 裴新平,潘祥輝;今本《南齊書》幾例點讀問題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2期
5 陸軍;;古代羌藏盟誓習俗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6 陳磊;;李商隱詩文宗韓說辨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7 趙永忠;;論北宋對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8 張金銑,趙建玲;唐末清口之戰(zhàn)及其歷史地位[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9 吳海濤;北宋時期汴河的歷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10 莊華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開發(fā)及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聶順新;;影子官寺:長安興唐寺與唐玄宗開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與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張曉琦;;順治與《紅樓夢》關系簡論[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10年
3 陳建農(nóng);;士族文化與六朝詩學的審美情趣[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孟慶陽;;唐前奏議文體的發(fā)展演變及其特征[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王則遠;;略論“物感說”之“感”:文學創(chuàng)作的本源[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屈直敏;;從敦煌寫本類書《勵忠節(jié)鈔》看唐代的知識、道德與政治秩序[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7 曹順祥;;在語文教材中建構以「經(jīng)典作家」為主體的文學單元及「以意逆志」批評話語的建立[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白茹冰;;唐代長安城牡丹的引種與傳播[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輯)——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朱艷艷;慈波;;岑毓英奏折所反映的越南社會景象[A];句町國與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10 鄂啟科;;生命的共感——布依族情歌賦、比、興探微[A];布依學研究(之九)[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史兵;唐代長安城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論[D];南開大學;2010年
6 方廣嶺;清代直隸方志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曹利云;宋元之際詞壇格局及詞人群體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趙愛華;亂世與古小說[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劉軍;顧憲成與晚明東林運動——傳統(tǒng)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葉娟;現(xiàn)代婚禮服裝飾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2 古家臻;趙嘏科舉詩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于歐洋;六朝駢文的興盛與形式美學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金鑫;王充《論衡》與東漢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博;唐代藝伎與唐聲詩的傳播[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宋文志;《文心雕龍》應用寫作主體論[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方祥勇;中國古代象喻批評方法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9 劉文佳;中國古代的清官和民眾的“青天”崇拜傾向[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62189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wenxuell/2621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