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氣”
發(fā)布時間:2020-05-15 12:55
【摘要】: “氣”是中國古代文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理論名詞,在內容上不但涉及文學的創(chuàng)作,鑒賞,批評等諸多方面,而且貫穿中國文學批評史的始終。古往今來,歷朝歷代都不乏名家根據(jù)自身的創(chuàng)作實踐對其進行解釋和闡述,隨著時間的日積月累,“氣”就逐漸演變成為了一個龐大、紛雜的體系,這既給后世留下了巨大的理論財富,同時也是一個難題。 近代對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氣”研究較多并且較為權威的是郭紹虞先生在《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中有專門的論述,臺灣的徐復觀先生在《中國文學精神》中對“氣”也進行過論證,此外還有袁行霈和孟二冬兩位先生對此做過較為精辟的見解。本論文力圖從宏觀角度把握中國古代文論中“氣”的理論內容,將其瑣碎的文論觀點以時間為經(jīng)線,以相同或者相近有關于“氣”的理論為緯線,在經(jīng)緯的交叉點以歷史朝代的時間點為基礎,但是又不完全局限于某個特定時間段,而是有重點的挑取最典型且有代表性的文論家和“氣”的文論思想為主脈絡,同時也適當挖掘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文學家,從他們的文論觀點、思想行為以及最后的命運歸宿上來為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氣”做一個新的注解和分析,力求做到能從本文中顯示出關于中國古代文論中“氣”的一個產(chǎn)生、發(fā)展、變化的軌跡。其主干分為先秦諸子論氣,以氣論文,氣外論氣,氣可以養(yǎng)而致,桐城派論氣五部分,并對每一部分的條目進行了詮釋。 最后,通過本文的論證,作者試圖給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氣”做一個梳理,把歷代名家對“氣”的內涵以及外延進行適當?shù)臍w類和解釋,使復雜的“氣”能變得相對簡單明白易懂一些,條理性更強一些,從而能夠對當今的文學理論發(fā)展有所幫助。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I206.2
本文編號:2665063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I206.2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辛如;姚鼐的語文教育思想[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665063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wenxuell/2665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