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文學理論論文 >

魏晉時期“建安風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16 03:43
【摘要】:“建安風骨”是我國美學史上的一個范疇,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國古典藝術(shù)理論的產(chǎn)生也受到了它的影響。從它出現(xiàn)開始,便一直活躍在學術(shù)界,直到今天,對其探討與研究仍然紛爭不斷,卻從來沒有得到一個統(tǒng)一的定義。這既源于它的復雜性與特殊性,又因為它反映著整個魏晉時代的藝術(shù)精神和人文品格。 本文試圖在以往學者研究的基礎(chǔ)之上,對魏晉時期“建安風骨”進行文化綜合性和理論性的探究,從四個角度入手予以闡釋,“風骨”范疇的語源與生成、“建安風骨”的內(nèi)涵、“建安風骨”產(chǎn)生的社會歷史背景以及對“建安風骨”的當下理論思考,將整個魏晉時期的“建安風骨”進行邏輯上的整合與梳理。 第一,在探究“建安風骨”之前,先要了解“風骨”這一范疇在整個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論中的源起與演變,主要以“氣”為哲學基礎(chǔ),受到其“天人合一”式整體性思維的影響。第二,闡釋“建安風骨”內(nèi)涵的總體特征,在藝術(shù)批評中的體現(xiàn)以及“建安風骨”的三個歷史階段,以從總體和具體中把握其內(nèi)涵特征。第三,,從社會政治因素、文人群體的審美需求以及文學自身的發(fā)展三個角度,全面闡釋“建安風骨”形成的原因及歷史背景。第四,對“建安風骨”進行廣泛而深刻的當下理論思考,從其儒道互補的本質(zhì)特征以及在中國文學中的體現(xiàn)特征方面進行闡釋。 在當下大眾文化挑戰(zhàn)經(jīng)典文化的浪潮中,傳統(tǒng)文化受到重視,“建安風骨”正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渾融的整體性思維。通過對“建安風骨”這一中國傳統(tǒng)文論的代表性范疇的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以在新世紀文學理論重構(gòu)的過程中確立中國特色文學理論的地位。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206.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文堅;盛唐風骨與建安風骨的比較[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2 唐建;20世紀建安風骨論辯述要[J];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10期

3 何蓓;建安風骨與憂患意識[J];張家口師專學報;2004年01期

4 木齋;;論風骨的內(nèi)涵及建安風骨的漸次形成[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吳雪云;;情與志的交融——釋“建安風骨”[J];科技信息(學術(shù)研究);2007年06期

6 彭文良;木齋;;“建安風骨”涵義新解[J];東方論壇;2007年06期

7 徐玉如;孟翔燕;;“建安風骨”再探[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8 周振甫;;釋“建安風骨”[J];文學評論;1983年05期

9 王許林;徐林英;;“建安風骨”的再認識[J];許昌學院學報;1985年04期

10 常振國;;也談“建安風骨”[J];許昌學院學報;1985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周朝生;魏宏燦;;建安風骨與北方物候[A];東方叢刊(2004年第4輯 總第五十輯)[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陳琛;建安風骨 別樣情懷[N];中國文化報;2013年

2 李世軍 孫永建;我市召開建安文化研討會[N];邯鄲日報;2010年

3 河南南召現(xiàn)代中學 仝洪梅;曹操人物賞析[N];學知報;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白姣;魏晉時期“建安風骨”研究[D];遼寧大學;2014年

2 胡中勝;東晉愛國文學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66611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wenxuell/266611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71c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