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文章”論
發(fā)布時間:2025-03-14 22:10
作為中唐“古文運動”的一位不甚引人注意的人物,實際上,劉禹錫除了卓有成績的古文創(chuàng)作之外,他在文學思想方面也有著自己的見解。這些見解雖說并不系統(tǒng)、全面,只是零散地見于他的文集中,但是有一定的思辨水平和思維深度。本論文試圖對其文章理論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以理清其脈絡與內涵,發(fā)掘其獨特之處。 本論文的正文由四個部分組成,正文前有前言一篇。前言簡要介紹劉禹錫的生平、劉禹錫集的版本流傳情況,以及上個世紀以來學界劉禹錫研究概況,特別是劉禹錫文章觀方面研究成果的回顧,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準備解決的問題。 第一部分首先通過梳理唐前及唐代的文章觀,我們會發(fā)現,唐代文章觀念的發(fā)展變化大致經歷了這樣—個過程:唐朝初年,文士們把一切文體都稱為文章,南朝時期形成的文、筆之分所帶來的觀念上的變化在此中斷,中唐時期又有詩與文分開的趨勢,詩注重藝術特性,文則回到經、子、史不分的階段。而在這個時期,劉禹錫還是堅稱文章是包括一切文體的。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這是一個歷時綿長的、緩慢的發(fā)展過程,是辯證的發(fā)展,而不是簡單的回歸、重復。 第二部分主要闡述劉禹錫的詩論,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自然含...
【文章頁數】: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發(fā)展至中唐的文章觀
2 文章之蘊:境生象外
2.1 劉禹錫的“境象”論
2.2 劉禹錫的“虛靜”論
2.3 自然雋永的詩風
3 文章功利性的倡導
3.1 文章與時高下
3.2 文之細大,視道之行止
3.3 文乃見志之具
4 中道與文章
5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編號:4034686
【文章頁數】: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發(fā)展至中唐的文章觀
2 文章之蘊:境生象外
2.1 劉禹錫的“境象”論
2.2 劉禹錫的“虛靜”論
2.3 自然雋永的詩風
3 文章功利性的倡導
3.1 文章與時高下
3.2 文之細大,視道之行止
3.3 文乃見志之具
4 中道與文章
5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編號:403468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yishull/4034686.html
上一篇:運用多媒體在高職院校古代文學教學中的優(yōu)勢與方法分析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