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奶牛乳中體細胞可飼用天然植物組方篩選與藥理機制
【學位單位】: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S853.7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詞表
1 引言
1.1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進展
1.1.1 奶牛乳房炎簡介
1.1.2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
1.1.3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
1.1.4 奶牛乳房炎的預防和治療
1.2 中藥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作用機理
1.2.1 抑菌作用
1.2.2 抗炎作用
1.2.3 提高免疫機能
1.2.4 補充營養(yǎng),提高代謝
1.3 中藥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前景
1.4 研究目的及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1.1 奶牛
2.1.2 小鼠
2.1.3 細胞
2.1.4 中藥
2.1.5 主要藥品與試劑
2.1.6 主要儀器與耗材
2.2 試驗方法
2.2.1 最佳中藥組方的篩選
2.2.2 最佳組方臨床推薦劑量的篩選
2.2.3 最佳組方藥理機制研究
2.3 數(shù)據(jù)分析
3 結果
3.1 最佳可飼用天然植物組方的篩選結果
3.1.1 不同中藥組方對泌乳奶牛體細胞數(shù)的影響結果
3.1.2 不同中藥組方對泌乳奶牛乳成分的影響
3.2 最佳組方臨床推薦劑量的篩選結果
3.2.1 不同劑量最佳組方對泌乳奶牛體細胞數(shù)的影響
3.2.2 不同劑量最佳組方對泌乳奶牛乳成分的影響
3.2.3 不同劑量最佳組方對泌乳奶牛產(chǎn)奶量的影響
3.2.4 最佳組方臨床推薦劑量的確定
3.3 最佳組方藥理機制探討結果
3.3.1 最佳組方對奶牛血液和乳液指標的影響
3.3.2 最佳組方對小鼠體內抗炎試驗結果
3.3.3 最佳中藥組方對體外抗炎的影響
4 討論
4.1 可飼用天然植物組方對乳中體細胞數(shù)的影響
4.2 可飼用天然植物組方對乳成分的影響
4.3 可飼用天然植物組方的抗炎作用
4.3.1 可飼用天然植物組方的體內抗炎效果
4.3.2 可飼用天然植物組方的體外抗炎效果
4.4 可飼用天然植物組方對奶牛理化功能的影響
4.4.1 可飼用天然植物組方對奶牛血液指標的影響
4.4.2 可飼用天然植物組方對奶牛乳汁指標的影響
4.5 可飼用天然植物組方方解
5 結論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論文情況
作者簡介
致謝
詳細摘要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政華;邵晶;郭玫;;黨參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5年33期
2 黃濱;雷小勇;;中藥抗炎作用發(fā)揮途徑及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年33期
3 劉龍海;李新圃;楊峰;羅金印;王旭榮;張哲;李宏勝;;奶牛乳房炎綜合防控關鍵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5年05期
4 李利山;王曉敏;劉燕霏;楊建德;;天津部分地區(qū)奶牛乳房炎細菌學分析[J];天津農(nóng)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5 付淑媛;;蕁篷膏對蛋清致小鼠足趾腫脹抗炎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年27期
6 張咚咚;陳丹瑾;劉繼超;姜鐵民;劉彥品;陳歷俊;;奶牛乳房炎細菌耐藥菌的篩選及菌株鑒定——基于北京某規(guī)模牛場的調查[J];中國畜牧雜志;2015年12期
7 范乃成;;中草藥在生態(tài)養(yǎng)殖中的應用前景分析[J];中獸醫(yī)學雜志;2015年03期
8 覃夢嵐;;中藥魚腥草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大眾科技;2015年05期
9 丁月霞;李嫚;趙俊利;關紅;李培鋒;;內蒙古地區(qū)奶牛乳房炎鏈球菌毒力基因檢測及耐藥性研究[J];中國獸醫(yī)學報;2015年03期
10 外力江·黑力力;;奶牛臨床性乳房炎的防治方法[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4年1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熊文斌;奶牛乳房炎對血液相關指標和乳汁性狀的影響及致病菌的調查[D];揚州大學;2017年
2 閆川;“隱乳凈”對奶牛隱性乳房炎治療效果的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3 劉明春;柳州地區(qū)奶牛隱性乳房炎調查及中藥治療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4 崔一喆;中藥注射液的篩選及其對奶牛乳房炎的防治作用[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7760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yixuelunwen/dongwuyixue/2877604.html